新安热线讯 “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 位于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厕所围墙上,竟然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那一行刷在厕所墙上的大红字,很鲜艳,很扎眼。
“外来民工禁止入内”
这些红色的醒目的字眼,涉嫌身份歧视的意味太过明显,尤其是让民工群体看到,情感上必然会感觉受到了伤害。
据了解,该楼业主是一名婆婆,她承认厕所上的标语是她所写。她说这个厕所也是她修建的,主要为了方便附近厂房的员工使用。由于这一带外来农民工较多,常来这里上厕所,把厕所卫生弄得很脏,所以才写下这样的告示。
业主称,写上这个标语只是想“警示”一下农民工,并无歧视他们的用意。至于罚款200元,也从未实施过。
作为厕所的所有人和管理者,提醒使用人注意卫生本来无可厚非,但用红色的标语,禁止民工入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让那些为城市做贡献的农民工们情何以堪?先不说有没有罚款200元,单单是这几个字,就足够让人心寒的了,充满杀气腾腾的话语让人看到了书写者十足的傲慢气息,这岂是200元钱能达到的“良好”效果?
歧视现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歧视农民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像这类“禁止农民工如厕,违者罚款”的标语也在多个城市出现。之前,公交车上一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你穿的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应该自己走回家”!某高校门口贴出告示“禁止农民工在此用餐”。而在宁波某风景区警示牌上写道禁止衣冠不整者、拾破烂者以及外地务工人员擅自入内,不止步者后果自负。诸如此类农民工遭受冷遇、呵斥的现象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有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就此来批评城市对待农民工的冷漠。其实,冷漠何止体现在这些乘车、如厕的小事上?
这么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城市,干的依然是最底层的工作,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一个城市,却很难在这个城市有相对稳定、体面的居所,有些民工的孩子要么跟着家里的老人在乡村,成为留守儿童,有的跟随父母来到城里,但是却没有一张方书桌的地方,外来农民工还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歧视背后的反思
汉口那处厕所围墙上的红字,是写在墙上的公开的拒绝;然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城市对待外来民工整体性的壁垒,却深刻的潜藏在看似正常的生活之中。单说厕所上的“红字”很扎眼,那么呈现在城乡壁垒上的“红字”就更胜一筹了。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道德的指责与鞭挞或是以媒体曝光的方式,来一场全民声讨都不难。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个体行为的背后,是真各个群体心态和环境诱因,长久以来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使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里,这反而滋生了一些“城里人”的优越感。用网友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可悲的傲慢与偏见”。而歧视与偏见,又何止于民工群体?
其实,一个人的素质好坏并不体现在你的职业上,也不是以你的身份来判断。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上,是否能够平等、宽容的对待所有人。不管他是身家过亿的富豪,还是茕茕孑立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已经是这个城市里的弱者,他们卑微的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们如何忍心将歧视发挥到极致,生硬的将他们拒之门外。如此便不单单是农民工的悲哀,而是我们整个城市,整个民族需要加以反思的。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