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3月21日中午,安徽某职业技术学校男生袁文刚(数控机床2012级2班)到校内小店购买“泡泡鱼”、果冻、红茶等3种食品食用。3月22日早上,同学发现袁文刚发热伴全身瘀斑,3月23日晚9点20分,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经过


  ◎3月21日中午,安徽某职业技术学校男生袁文刚(数控机床2012级2班)到校内小店购买“泡泡鱼”、果冻、红茶等3种食品食用。◎3月22日早上,同学发现袁文刚发热伴全身瘀斑,学校即送市三院重症医学科急救,入院最高体温39.9℃,全身瘀斑及出血点。◎3月23日晚9点20分,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合肥市疾控中心正在进行实验室检测,积极查找致病原因;工商包河分局已对小店作查封处置,并封存涉疑食品;公安、教育等部门已介入,正全力展开相关调查工作。


  昨天上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里,袁珊珊抱着她的妈妈,哭肿了眼呆呆地望着窗外。就在10来个小时前,她17岁的弟弟袁文刚离开人世。22日上午,疑因吃坏了东西,袁文刚出现了昏迷,被学校送往医院急救。经过医院医护人员的抢救,仍回天乏术,23日晚宣布其死亡。“小袁去世前,吃了一种叫‘泡泡鱼’的鱼干。”袁珊珊说,“等检验报告出来了,我一定要给弟弟讨个说法。”


  【出事】室友发现情况不对


  小袁是六安人,今年17岁,在安徽某职业技术学校读书。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小袁被送到医院时,最高体温39.9℃,全身瘀斑及出血点,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血压测不出,临床诊断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合肥市三院组织感染科、血液科联合会诊,积极治疗,但患者病情呈持续性加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3日晚9点20分死亡。


  据小袁的姐姐袁珊珊猜测,小袁突然离世,可能跟他生前吃的一种名叫“泡泡鱼”的鱼干有关。据袁珊珊介绍,3月21日中午,小袁觉得食欲差,和室友从学校里的小卖部买了几袋名叫“泡泡鱼”的小吃。 “他们寝室6个人,5个人都吃了‘泡泡鱼’。小袁吃的最多,吃了两三袋,还吃了两个果冻。 ”袁珊珊说,“当天下午,吃了‘泡泡鱼’的人,都感觉身体不舒服,肚子火辣辣地疼。 ”


  第二天上午,因为身体不适,小袁托室友替他向学校请假。由于不放心,上午10点左右,室友回寝室看小袁的情况。看到小袁时,室友们都傻了眼。“小袁躺在床上,已经出现了昏迷。脸上、身上起了好多红色的疹子,看上去十分吓人。 ”小袁的室友说,“我们赶紧联系学校,把情况告诉老师。 ”


  学校驱车将小袁送到市三院急救。医生立刻将他转到ICU重症监护室治疗。经过全力抢救,仍回天乏术。 23日晚9点20分,医院宣布其死亡。


  【调查】市场难见“泡泡鱼”


  小袁出事前吃的“银城渔翁”牌泡泡鱼鱼干,产自湖南省,是从学校的小卖部买的。目前,小卖部已经关门歇业。


  记者来到省城某批发市场。据小卖部的老板介绍,店里的“泡泡鱼”鱼干正是从该批发市场进货的。走访了17家食品商铺,店家都称店里没有这个牌子的鱼干。


  事件发生之后,省、市、区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各级卫生、工商、食安办、公安等部门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做好善后工作。区疾控中心及时将采集样本送达市疾控中心,目前,合肥市疾控中心正在进行实验室检测,积极查找致病原因。工商包河分局已对小店作查封处置,并封存涉疑食品。公安、教育等部门正全力展开调查工作。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