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大讲堂上,考生在认真听讲。
新安热线摘 离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招录考试只有20天了,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备考?考前要注意哪些细节?23日上午,新安晚报联合安徽行政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讲座——公务员大讲堂,为考生带来了考前冲刺专场讲座。
冲刺时间应分三段
“现在掌握自己的备考节奏最重要,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安徽行政学院公考专家吴昊建议考生,将考前冲刺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段大约10天,掌握所有知识点、技巧,补缺补漏;第二段大约5天,进行真题模考,将以前的国考、联考试卷搜集起来,按照时间要求模拟,这样可以找到考场的感觉,更容易找到状态;第三段大约5天,考生要对以前不会的、做错的题进行“回炉再造”。“考生也不必太教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终的目的还是使自己拿出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吴昊说。
吴昊说,考生可以从两个方面测查自己的水平,“一是用自己做对的题目数除以题目总数,看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比如一套试卷130题,考生做对了100题,那么他可以粗测得到70分。二是历年进面试的分数线,考生可以对照自己报考的岗位进入面试的分数线,在做题的时候进行摸底,看自己能否达到这一分数。”吴昊说,通过以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考生就会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有一个初步判断了,这样就能更好地制定复习备考计划。
行测需要把握速度
“在冲刺阶段,做行测题要掌控速度和熟练技巧。”吴昊说,在前几年公务员考试中,有时候只要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完,依然能够进入面试。但是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考生报考的基数变大,竞争更激烈了。另外,考生的素质也有所提升。这样来看,行测的速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吴昊建议,考生在做行测科目的时候,可以先做自己的强项题型,做完一个部分就填写答题卡,防止题做完了而答题卡没填写的情况出现。如果遇到棘手题目可以暂时不做,千万不可“恋战”,否则就会得不偿失。“一道题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对了,但时间也白白浪费了,从整体来看是不划算的,这就要求考生有‘舍得’思维。”吴昊说:“如果遇到那种看了一眼就知道自己不会做或者看一分钟都看不懂的题目,建议考生果断放弃。遇到难题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纠结。”
对于行测最后阶段的备考,吴昊建议考生从现在开始埋头苦练,加大练习的难度和强度,以便适应考场紧张的节奏。训练时要以真题为主,“但一定要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做题不在多而在精,否则会事倍功半。”
申论考试重在思维
“申论考试最重要的是思维,要做到‘知宏观、解中观、察微观’九字诀。”吴昊说,“所谓察微观就是要梳理材料,对材料来个‘解剖麻雀’,做到了然于胸;解中观,就是要掌握材料内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在题目中的形式;知宏观,就是对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属于哪一类的宏观政策要了解。”
针对考生提出的“心中无材料,下笔拿不动”的情况,吴昊建议考生多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多学习政府文件、了解政策;多看官方和学者的评论,拓展思维;在平时看新闻时,注意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本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