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最近,微博上疯狂的转发两条新闻,一是河南官员为了拍照取乐点树苗,造成整片林地被毁。二是哈尔滨某千万富翁开着奔驰去报考考公务员,报考原因归根于自己经商,虽然有钱但没有地位。这两条新闻一出,对比明显,民众心理似乎也明白了大概。


  近年来,国考高烧不退,“报考公务员”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就在去年11月份,宁波国考考场前出现不少豪车,其中一对情侣开着宾利前来参加考试,男方前后考了6次,只因女方母亲要求,考不上公务员,别想当女婿。为何开着宝马、开着宾利的富豪们击破脑袋也要考公务员,“有钱没地位”“公家人,有权力,别人见了怕三分”的论调,似乎是国考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归根到底,还是崇拜权力。


  据了解,在美国,只有3%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再联系到上面我们所说的河南官员取乐放火事件,不难看出,在国人眼中,考上公务员,变成公家人,就能掌握极大的权力,改变自己的地位。虽然每月拿的工资不高,但是,它能够充分掌握政策、经济等各种资源。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富翁们抱着这种心态去考公务员,似乎理由就充分的多了。


  其实,想当官无可厚非,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读书、入仕之说,但当前的国考热的背后,折射的是实体经济的艰难与公权力的诱惑。作为“金饭碗”的公务员,则因工作稳定、待遇优越而备受青睐,而当一个国家的“富二代”宁肯放弃家族企业也要去考公务员的时候,便应了那句“手中有钱,不如手中有权”的说法。


  千万富翁报考公务员,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奇闻异事来看待,当权力和资本联姻时,权力便成了商业的护身符,社会资源终将成为权力和资本的独占品。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其本质是服务人民。公务员应从“管理国家”回归其服务纳税人的本位。我们需要做的不仅要“国考热”,而且也要“服务热”。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