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读这种有违教育科学理念的行为能成为一道独特的教育现象,与家长们的从众心理、“独二代”的娇生惯养等密切相关。按理说,家长为孩子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本无可厚非。但不惜以夫妻分居、放弃工作、丢下生意等为代价,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这种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投入过大,反而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过大,所以家长要调整好心态。”阜阳三中高老师告诉记者。


  “真正需要陪读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非常差的学生。”高老师,从实际看,班里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很少是父母全程陪读的学生。但家长也不可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态度,而是要信任孩子、帮助孩子。


  “家长全程陪读,总体上说对孩子弊大于利。”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殷世东分析,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环境对青少年来说就是同伴人群,有家长全程陪读的孩子,由于大部分时间处于家庭环境,很少与同伴交往,极易产生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独立能力差等。


  殷世东说,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家长全程陪读往往会引发孩子的反抗心理,又没有可交流的同伴,所以很多情况下会造成孤独、封闭的心理状态。家长往往适得其反,辛苦付出得不到期望的回报。


  就此,殷世东建议,家长可改变全程陪读的做法,注意从平时养成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以多和校方尤其是班主任沟通,及时发现和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