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大年初三的寒夜,杭州利星广场实时温度低至2摄氏度,呼呼的西北风刮得枝叶“唰唰”作响,来往的行人不禁打着寒颤。


  远方传来音乐喷泉的歌声“好日子”,那些熙熙攘攘观赏音乐喷泉的人群中,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附近的角落还有一位身着一条露肉单裤的残疾人,在用一只手哆哆嗦嗦地吃着方便面。


  他叫吴成斌,今年38岁,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昌溪乡红旗村人。


  三年前,吴成斌一直在杭州的一些工地上做泥浆工,印象深刻的是在拱宸桥附近铺设大理石地面。那时候,他的收入还不错,曾给家里寄去过三万块钱,是家里的绝对经济支柱。


  后来,因脑血栓致残,变成了半身不遂,没有了经济收入,不能给家里补贴了,所以,干脆选择了流浪,不再回家。


  他说,他27岁结婚,大儿子现在已经10岁,小儿子也有7岁了,他很想爸妈老婆和两个儿子,“想归想,我不能回家,不能再给他们增加经济负担。”至于家里的一些细节问题,吴成斌似乎不愿意过多描述。


  可现实是,这位曾经为杭州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做出过贡献的农民工,现在是缺吃少穿,露宿街头,而且三年没有回家了。


  流浪的生活里,也会有人给他送点吃的和穿的,实在不行了他也会开口要一点。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附近酒店的泊车员张贵棉怕吴成斌冻坏了,就跑到在附近做装修的张景涛那里找了一床其他工人暂时不用的被子,送来给他盖上。张贵棉说,流浪的人还有,但吴成斌残疾,吃方便面只能用一只手,如果没人帮助恐怕不行。


  我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呢?


  今天,记者联系了吴成斌老家的乡政府核实情况。昌溪乡红旗村的文书吴利生介绍,吴成斌的确是原红旗村组的村民,现已经改为昌溪村三组。吴成斌的父母早年离异,父亲早已不在当地生活,母亲改嫁在当地,但与吴成斌没有来往。而吴成斌的老婆和两个孩子的户口也已经不在这个村,至于去了哪里吴利生也不清楚。


  吴利生表示,村里可以帮助吴成斌,但由于吴成斌多年不回家,他们也无能为力。


  -记者手记


  或许,吴成斌的选择对他本人来说是正确的,他不想靠老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来养活自己,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爱的方式。


  或许,我们暂时帮不了吴成斌太多的忙,我们可以送他回家,也可以让他暂时衣食无忧,在我看来这不是长久之计。


  或许,在我们身边还有不少的吴成斌,他们很想爸妈很想妻儿,但因为各有各的难处,最终选择了像吴成斌这样生活。在我看来这不仅需要我们暂时的帮助,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新的一年开始了,与吴成斌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农民工兄弟就要返城,热闹的乡村即刻空寂下来,思乡又将进入新的轮回。


  城市的繁华,不能以牺牲乡村的建设、农民工的幸福为代价。他们更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