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新建小区配套园姓“公”、招标推广公建民营零租金幼儿园、给民办普惠园发补贴……多项直击“入园难”“入园贵”的措施,将逐一出现在我省即将出台的学前教育管理条例中。2月5日,记者从安徽省法制办了解到,我省计划于今年就学前教育立法。


  公办园数量少,民办园“唱主角”


  目前,我省学前教育仍是公办园数量占少数、民办园“唱主角”,且两者比例相差较大。以合肥为例,据此前合肥市教育局学前办发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全市各类幼儿园共860所,其中,公办园265所、民办园595所。


  “公办园数量少,依然是入园难、入园贵的症结所在。”安徽省法制办行政法制处副处长关慧君介绍说,目前多市城区的公办园、普惠园数量不足,一些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更是只有看护点,“高质量、低收费”难以共存。


  合肥“好点子”有望全省推广


  关慧君告诉记者,我省计划于今年就学前教育立法,通过相应条款一一化解入园难、入园贵。


  “合肥市作为试点,已经开始对民办普惠园进行补助,这一政策将被写进即将出台的条例中,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关慧君介绍说,除了通过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财政补贴,去年在合肥市率先开建的“公建民营零租金”幼儿园,也将成为向全省推广的“好点子”,“政府投资建园,通过招投标请民营机构来办学。这种‘公建民营’的做法,也能缓解入园难的问题,让更多孩子享受低价格、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小区配套园姓“公”将成现实


  目前,不少新建小区都会配建幼儿园,未来,这些小区幼儿园改姓“公”将成为现实。


  关慧君介绍说,“小区配套幼儿园将被纳入公办园范畴”一项,或将被写入即将出台的条例当中。


  无证园频频发生事故,这样的学前教育安全问题也引人关注,在条例中,也将有相关条款予以关注。


  据悉,这项条例已于2012年进行立法论证,有望于春节后正式提上地方立法计划。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