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到2015年,年接待入境游客力争达到500万人次,年均增长23.5%;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4.5%;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2%以上;旅游产业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500万人。”日前,省旅游局发布了《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在确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建设和景区功能定位做出了详细规划。


   确立旅游中心城市


  《规划》称,到2015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力争达到500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150家以上;旅行社1100家,星级饭店650家,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100家;旅游强县50个以上,优秀(最佳)旅游乡镇3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800个以上。力争培育10个年营业收入超20亿元以上的旅游集团,其中有2-3个年营业收入达到30-50亿元的旅游集团。 《规划》将全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确定为:四片三中心,十区六联环,确立黄山市、合肥市和芜湖市为旅游中心城市。


  皖北主打“中原文化”


  全省共分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和皖北旅游区四大旅游片区。皖北旅游区以“中原文化、江淮湿地”为特色资源,以“多彩文明,黄淮风情”为主题形象,以湿地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康体养生和乡村旅游为主打产品,构建在中部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和中原文化旅游重要标志区。


   划分十个主题功能区


  全省划分为十大主题旅游功能区。分别为:黄山与徽文化旅游功能区、九华山佛教文化与铜文化旅游功能区、天柱山与黄梅戏文化旅游功能区、大别山多彩旅游功能区、巢湖温泉与都市文化旅游功能区、主题公园与诗词文化旅游功能区、琅琊山-大明文化旅游功能区、黄河故道与楚汉文化旅游功能区、淮河风情与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区、亳州古城与养生文化旅游功能区。在各主题功能区内,着重推进重大旅游项目、休闲度假基地、旅游产业集聚区、特色村居等建设。


  打造六个旅游环线


  省内高速公路“四纵八横”格局为城市之间的旅游资源串联提供了可能,依托高速公路网,全省形成六个相互串联的旅游环线:皖北风情旅游环、大别山-天柱山旅游环、大琅琊-凤阳旅游环、巢湖-皖江旅游环、“两山一湖”旅游环和徽文化旅游环。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