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堂


  新安热线摘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目前,芜湖市有100多处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其中绝大部分都在镜湖区。为了保护并利用好这些历史建筑,镜湖区启动了“芜湖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力争让这些历史建筑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培养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百年历史建筑 芜湖有100多处


  “芜湖市百年历史建筑,大多数均保留于镜湖区。镜湖区境内有100多处330多栋百年以上建筑遗存,总体上可以分成西洋历史建筑群、芜湖古城、堂子巷徽派建筑群、传统文化遗存4个片区。”一说起芜湖的历史建筑,镜湖区文产办主任刘浩就打开了话匣子。


  在众多的历史建筑中,芜湖的西洋建筑群是安徽省唯一的西洋建筑群落。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签订定了《中英烟台条约》,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文化登陆芜湖,一大批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西洋建筑构成了近代芜湖独特的城市景观。芜湖现存的近代西洋建筑共20处(含33幢单体建筑),包含门类有行政办公建筑、宗教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商贸建筑、名人旧居等。这些建筑从外观到结构,、从建筑环境的选择到建筑材料的使用,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具有独到的建筑技艺表现形式,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与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老芜湖海关旧址、天主教堂、英驻芜领事署旧址、圣雅各中学旧址、芜湖


  借鉴香港经验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每年,全国约有3万栋历史建筑被拆除;每天,全国约有82栋历史建筑消失……近年来,保护老城、老街区、历史建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尽管芜湖拥有众多的百年历史建筑,但遗憾的是少数历史建筑的保护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让历史建筑复活,镜湖区借鉴香港经验,推出了“芜湖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目前正在发掘整理历史建筑的建筑、人文等各方面的资料,为项目的开发利用做好第一手资料。发掘工作分为三年,2012年已完成了西洋建筑群的发掘工作,2013年、2014年将完成芜湖古城、堂子巷徽派建筑群、传统文化遗存的发掘工作。根据发掘情况,镜湖区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建筑加以改造,暂时不能实施改造的将提出改造方案。


  据悉,现在有一部分能被利用的历史建筑,经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已经在修缮利用。如老芜湖海关,已成为滨江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内的华牧师楼,已纳入古城建设总体规划,即将动工修缮;范罗山上的英驻芜领事署建筑,已经修缮完毕,拟打造成以收藏博览产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园;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英驻芜领事官邸等建筑的修缮和利用也正在积极实施中。截至2012年,已实施改造的西洋建筑有12处17栋,其中2012年维修的有4处9栋;另外,2012年芜湖古城修缮了4处百年历史建筑。


  开发利用 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


  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城市文化历史、城市文化记忆。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下形成的。建筑无声,却不沉默,它的话语是历史,诉说对象是当下的城市生活。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好历史建筑,镜湖区做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