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盘棋一方棋童名叫高姚圣哲,按照年龄他本来是要到二年级组打比赛,但为了接受更强的挑战,他直接跳到了初中组。而另一边是就读于合肥四十六中的张嘉骏,在这个组别他可是种子选手。比赛一开始,两位棋童就杀得难解难分,最终只能握手言和。没办法,双方进入到十分钟快棋赛,仍然分不出胜负。紧接着,两人又加赛了两场五分钟快棋,结果还是一样。最后,陈云川出了个点子,按照国际规则,白棋限时六分钟,黑棋限时五分钟,如果再和棋,就黑棋胜。


  最终,张嘉骏执黑艰难地战胜了高姚圣哲。回忆起这盘棋,陈云川竖起了大拇指说:“这盘棋没有失败者, 在快棋中始终保证不出错,这种要求连成人棋手都很难做到,但今天两位孩子都做到了。高姚圣哲更值得表扬,以小打大,毫不手软。”


  影响


  新安品牌很响亮


  “这么多年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棋赛越办越大,小棋手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比我们那个时候强多了。”国家级象棋大师许波在赛场里转了又转,孩子们下得怎样,他只要看几眼就了然于心。


  “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心灵越来越纯净,心无杂念。”许波觉得,这样的心态有助于棋艺的提高。的确,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能让孩子们专注在某项事物上,而信息传递的多元化,更有助于孩子接受新生事物。比如,从“明日之星”赛走出的方彦然、韦业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都在全国赛场上拿到了好名次。


  “现在的孩子们有专业老师教课,年年都有比赛打,而且个个都是网络棋战的高手。三大棋这些年发展得很快,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努力的成果。”许波表示,本次比赛有近1300人报名参赛,这说明棋类项目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广泛,社会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在合肥,南门小学、师范附小等小学都已设立了培训基地,棋类项目越来越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这自然离不开《新安晚报》的持续关注。”


  自2000年开始,本报就发起创办“新安杯”明日之星少儿棋赛,不仅极好地诠释了《新安晚报》“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的办报理念,而且这项赛事已经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参与的棋童越来越多,产生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13年来,明日之星赛吸引了数万名棋童参赛,涌现出许多在省内外取得佳绩的明日之星,成为影响遍及江淮的经典赛事。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