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12月28日,首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全省民间工艺精品邀请展、第五届颍淮文化艺术周在阜阳市体育馆开幕,为市民献上一道精品文化大餐。
精品荟萃眼花缭乱
步入展会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具有徽派风格的幕墙,上面详细介绍了此次展会的相关情况。据了解,现场共布展了全省16个地市及江苏、江西、河北选送的参展工艺作品。 “太震撼了,砖雕朴拙厚重、木雕细致入微、彩塑形神兼备、铜艺做工考究,展出的民间工艺精品,件件都是宝。”市民赵其志参观时表示。
剪纸是本届展会的主角,剪纸展厅占据了展会现场的半壁江山。剪纸、撕纸、刻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等展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其中,由我市剪纸艺术家创作的《孔子与七十二贤》、《中华千秋颂》、《毛泽东诗词》等6条巨幅剪纸作品,气势磅礴、细节精妙,受到观众好评。
据介绍,本届展会共吸引了省内外200多名工艺家参展,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3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工艺师35人。展品包含了剪纸、木雕、石刻、砖雕等33个工艺品类。许多市民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大开眼界!”
传说故事栩栩如生
“以前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剪的门神、窗花,以示除旧布新,增添红火热闹的气氛。而端午节则流行公鸡除五毒的剪纸纹样,表达了避害驱灾的寓意。除了时令节日之外,每逢婚丧嫁娶,剪纸也是重要的角色……”展会现场,我市剪纸艺术家陈震向观众讲述了阜阳剪纸的故事。
皖南皮影戏第九代传承人何泽华拿着皮影人物唐僧师徒,向观众介绍说:“古代艺术表现形式单一,皮影戏深受百姓喜爱。用来表演的皮影角色,是艺术家用驴、牛、骡皮晒干,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若干道工序做成的,相当考究。如今,随着艺术多元化,皮影逐渐从演出市场退出,成为收藏的新宠。” 展会现场,观众除可感受到参展作品的艺术魅力外,还能听到许多关于传统工艺品的历史渊源、传说故事,加深了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也学到了知识。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