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如今的电力机车和高铁,李军的收藏也经历了从书信交换到电话交流,再到网络淘宝的过程。如今,他的收藏已经遍及铁路发展各个时期中的各个方面。小到无锡火车站在上世纪60年代印制的旅客列车时刻表、京沪高铁的站台票、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纪念的动车模型,大到京九铁路开通一周年发行的大型图册等。在李军的眼里,每个铁路藏品都代表了铁路发展的一段历史,而他希望通过收藏,将这一段段历史串联起来。“一个小的铁路藏品,可能它本身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并不大,然而,我把他们收集到一起,就完全不一样了。”李军说。


  发掘藏品背后的价值


  为了收集这些铁路藏品,多年来,李军托朋友,找关系,奔波各地,费尽了心机。“我经常去各地的收藏品市场淘宝,但更多的还是和海内外的藏友们互通有无。门卷、打火机、当代名人书画、酒瓶、烟标,只要能收藏的我都要收起来,虽然自己不玩,但需要的时候,我就可以和别人交换了。”李军说。


  采访中记者获悉,目前我国从事铁路类藏品收藏的博物馆、陈列馆较少,全国仅有中国铁道博物馆、上海铁路博物馆等不足十家。同时,民间铁路收藏爱好者人数也并不多,且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安徽省内从事铁路藏品收藏的更是屈指可数。


  2000年以后,李军的铁路藏品曾先后到北京、上海、合肥等各地参加展览并获奖。而目前,他不仅专心于藏品收集,也致力于发掘铁路藏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最近几年来,我开始研究铁路的发展历史,我通过各种方式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文化,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这是我作为一个铁路人的职责。”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