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谢伟成功租种到了55亩地。头一年,他的地里大丰收,挖出的都是又肥又大的紫薯,“周边的老农都惊呆了,说他们种了一辈子紫薯,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谢伟说,当年他的紫薯就远销上海,“火得不得了!”第二年,谢伟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把眼光放在紫薯的深加工上。大量紫薯被加工成粉条、面皮,销往上海等地,又卖得很火。“做生意就是要另辟蹊径,人无我有。”谢伟告诉我们,近几年来,他一口气申请了4个关于紫薯外观设计的国家专利,而紫薯加工工艺专利,也已初步审核成功。这些在全国尚属首例。


  到了今年,谢伟的紫薯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600亩。“我专门成立了富硒紫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谢伟告诉我们,周围的农户都愿意来这里打工,“我们大概解决了200多位乡亲的就业问题。”


  印象 既能吃苦也好学


  年近五旬的谢伟见了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除了关心紫薯,这个和气而多才的汉子,还有很多传奇的故事:他当过兵,打过仗,受过伤。当地人都唤他为“铁汉”,他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呼——腰部有残疾的他,一般干到晚上12点左右才休息,凌晨4点半左右又起床干活。他不但吃苦耐劳,而且非常好学,“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要随时学习,要不然会被淘汰的。”谢伟对我们说。


  韦执权夫妇也没有上过大学,可他们最近花了一大笔钱,把网线拉到了田间地头。“现在俺边种草莓,边在网上学习相关知识。”韦执权告诉我们,他想尝试把自己的草莓在网上销售。“让别人知道俺们这里,冬天也有新鲜的草莓吃。”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