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者牢牢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23.87%;申请各项专利2236件,同比增长65.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阜阳市先后印发了《阜阳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科研经费逐年递增,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氛围初步建立。”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系统要在当前科技创新密集、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勇于承担起引领发展的责任。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首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徽省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通过省级认定;界首市粮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动态保留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富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申报了CAT6A高性能网络线C6AI等17个高新技术产品,全部获批。“前10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0亿元,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达140亿元,可顺利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等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全市新增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8家,总数增加到29家;推荐国家级、省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项,其中临泉县申报的“优质皖北白鹅种鹅扩繁及应用”项目等已获批。1至10月,全市共申请专利2236件,其中发明专利427件,同比增长55.3%;授权专利969件,同比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66件,同比增长10%。
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科技部门正在积极谋划2013年工作,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明年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阜阳建设”的实践中来。
按计划,2013年阜阳市将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化,促进重点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力争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0个以上;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筹建5至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2家获批。新发展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0家,争取2家升级为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力度,在实现专利申请稳步增长的同时,提高专利申请质量,确保申请总量超过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低于400件。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安庆斥资196万修严凤英纪念馆
下一篇:阜阳家电下乡4年累计售4百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