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鸿钧 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 邱辉强



  滚滚江水,逐浪东去,不舍昼夜,逝者如斯!


  一名32岁的电网青年,在危急时刻,以决然的方式挺身而出,舍己救人,英勇牺牲,在赣鄱大地上烙下了闪亮的印记。


  瞬间消逝的年轻生命,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青春之歌。


  英雄本平凡,但为义举藐视生死,闻者皆默悼。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朱新周。


  青春无畏,责任升华大爱情怀


  7月27日14时许,朱新周和同事一道来到江西余干县抗洪前线,抢修110千伏干铜线60号故障杆塔。身背绝缘子、行走在最前面的朱新周见同事杨飞不慎落水,迅速折返,跳入水中救人。同事得救了,朱新周却坠入激流,再也没有上来。


  在这场短短十几分钟的生死大营救中,朱新周和他的3位同事,4个原本平凡的生命,以他们的义无返顾,书写了同一个大写的名词——“英雄”。


  “我在家里泡好了你最爱喝的菊花枸杞茶,等着你回来喝呀!”朱新周妻子邹月红伤心欲绝,泪流满面,“你要我等到什么时候啊?你答应我陪我走完这一生的,你不能食言呀!”


  “他一直就乐于助人,面对危险,从来都是不怕的。”同事、战友陶偶告诉记者,1998年,他们所在部队被调往湖北荆州大堤抗洪抢险,朱新周冲锋在前线,在大堤上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受了轻伤也没下火线,也不知道扛了多少沙袋,搬了多少石料。“有一天我送水到前线,见他双手红肿,全是血泡,脖子上全是蚊虫叮咬的红点,可他没有叫一个苦字。”抗洪胜利后,部队授予他“先进个人”称号。


  “他还是救火英雄。”陶偶说。1999年除夕,部队附近大山着火,狂风卷起的烈焰有8米多高。朱新周到达火场后,冲在最危险的南线。强烈的热辐射使人难以靠前,但他忍着灼痛,把火线撕开一个缺口,冲了上去扼制了火头发展。三个多小时后,山火才被扑灭。朱新周的衣裤被挂破得七零八落,整个手背烤起一层水泡,小腿也被划出一道深深的血口子。


  2001年3月的一天凌晨,复员安置在赣东北供电公司经警大队的朱新周正在值夜班, 3个小偷翻越围墙,撬开公司设计室的门,欲盗一批新购置的电脑。朱新周听见异响,一声大吼冲了过来,死死揪住其中一名小偷,抢下一把锉刀、一根钎子。同事们听到叫声,赶来合力擒获另两名小偷。事后,同事问他,你不怕小偷捅你呀?朱新周说:“现在想起有点后怕,但当时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想着公家的电脑不能让坏人偷走。”


  去年上半年,一名社会青年在公交站偷走一名妇女的钱包,行窃败露后,小偷被周围等车的市民包围,但大家担心他有凶器,没敢上前。朱新周正好路过,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偷制服,并移交给民警。


  青春无畏,靠的是一份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正是这份责任升华了他对社会和企业的爱。在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受到威胁时,朱新周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的无畏里折射着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青春无泪,贫寒催生优秀品格


  1978年,朱新周出生在江西鄱阳农家。小时候,父亲在乐平工作,母亲在家里种地,抚养朱新周和他的两个姐姐,家境十分贫寒。家里餐餐都吃一碗青菜,而且是用白水煮,临起锅时才放点油和盐。


  懂事的朱新周7岁时就帮着母亲干农活。拔秧苗、割稻子,样样是好手。农村运输重物时要使用独轮车,看到母亲推车时十分吃力,朱新周就在前面用绳子拉着走。八九岁时,朱新周就跟着母亲上山砍柴,每次都是自己挑回来,肩膀肿了,他也咬牙忍着,从来不哭。


  村里人都说,朱新周是个好娃子。奶奶在世时,他每天都会倒茶送水,还会给老人家洗脚按摩。在上小学的时候,朱新周热心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跑腿送饭、嘘寒问暖,小小年纪就有了仁爱之心。村里一位年迈的盲人在河边行走,每次他都会赶过去,牵着老人过桥过河。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