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新闻网8月4日南昌讯(韩斌 记者 邓小勇 报道)连日来,江西省多个地市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高温天气,容易造成市民中暑以及食源性疾病和空调病。为此,疾控专家特别提醒市民,在户外工作时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在户内要提防空调病,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保证睡眠。此外,夏季还须预防肠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等传染性疾病。


    警防高温中暑: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或死亡。高温、通风不畅、劳动强度过大是中暑的主要原因,过度疲劳和肥胖等易诱发中暑。因此,市民要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饮用含盐饮料,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空调病:是指使用空调时由于处于封闭的环境里,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不断消耗,得不到补充,人体便会缺氧,从而导致人体器官不能够正常工作,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身体发虚,由于这些症状,大家往往将“空调病”误认为感冒。预防措施主要是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使用时室内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同时也不要在空调环境中呆的时间过长,最好能够定时打开窗户,让室外的新鲜空气进来,以保持室内的氧气含量。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主要由于气温较高,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而且在此时期内人体防御机能往往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此最易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物,例如肉、鱼、奶、蛋等及其制品,植物性食品如剩饭、糯米冰糕、豆制品、面米发酵食品也曾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有食品变质、食品没有煮熟煮透、生吃食品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节常见的,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痉、脑膜刺激征为特征,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动物和人都是传染源,其中猪是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引起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多见,经多年监测资料显示,80-90%的病例集中于7、8、9月份,主要发生于10岁以下的外地流动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0%以上)。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睛):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病程2-7天。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如游泳池水等)引起暴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传播。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公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流行期间,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游泳池要加强对游泳人员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除注意预防上述疾病外,八月又时值暑期,少年儿童在游泳、嬉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此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人员应注意生活节律,防止疾病复发;室外工作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