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 ,体现诊疗服务价值


  当天,颍泉区宁老庄镇麻湖村农民王玉兰因为眼睛不舒服,便赶到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在挂号台,她拿出新农合参保卡,花2块钱挂了个号。


  市五院医务人员马颍告诉记者,“挂号费是患者对医生诊断行为所付出的费用,改革后,各类参保人员个人承担2元,医保经费次均补助35元。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基础上,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收入。”


  12月15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14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当日,记者深入市六院、市五院、市肿瘤医院和界首市人民医院,实地感受了医改首日出现的新变化。


  “零”, 药品买啥价卖啥价


  15日,在界首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内,王凤云发现儿子输液的用药费用比前一天便宜了13元。她拿出14日的对账单仔细比对,发现用药没有变化,但14日的总价是86元,15日却变成了73.1元。


  “今天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第一天,按照要求,医院取消药品15%的加价,实行零差率销售,买啥价卖啥价。我们医院的医药销售平台从凌晨就升级了,今天所有患者用药都比昨天便宜15%。”界首市人民医院院长郭启峰解释道。


  “这是好事,咱看病又便宜了。”病房里的患者家属都乐呵呵地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允许医院对药品加价15%销售。实施综合改革后,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即买啥价卖啥价,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药养医”弊端,减轻广大患者看病负担。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