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领导说,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芜湖市2011年学前教育建设工程实施办法》、《芜湖市2012年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同时完成了《全市学前教育总体规划》及《市中心城区幼儿园布点规划》的修编工作。各项政策的密集出台,充分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有力保障了整体工作的有序推进。
突破之二:工作机制有创新
记者了解到,在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之初,市教育局就提出我市发展学前教育的思路是“巩固提升公办园、大力扶持民办园、推动公办民办合作办园”。鼓励现有公办园利用品牌优势和师资力量,通过建园托管、合作办园、举办分园等途径探索连锁管理模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导作用,如师大附幼近年来先后扶持ABC幼儿园、石城湖幼儿园、杰星幼儿园左岸分园、师大附幼碧桂园分园的发展;优先保证民办幼儿园合理用地,保障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和地位;采取政府公用经费补贴、项目支持、减免租金等方式,对各类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给予资金、人员和政策支持。三山区为发展学前教育,还进行了民办公助类幼儿园建设的探索,政府建好后以零租金租给民办幼儿园,并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贴。
突破之三:破解难题有创新
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市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当前存在的难题,大力新建公办幼儿园,发展普惠园。两年全市共新建公办幼儿园26所,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22所,全市学前教育办学规模得到提高,有效缓解了适龄儿童入园难的矛盾。两年内全市认定了14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共20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48.90%,使近三万名幼儿家庭的保育教育费得到有效降低,民办普惠园最高降价幅度达590元/生·学期。在大力发展普惠园的同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将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券制度作为解决低收入群体子女“入园贵”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两年全市共资助1568人。此外,依托特殊教育资源,免费实施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011年我市聋哑职业学校率先在全省开设了学前康复部并招生。
突破之四:投入机制有创新
2011年起连续两年市本级设立1000万元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对新建公办园、兴办普惠园、资助困难家庭幼儿、创建升级幼儿园等给予奖补,各县区也设立专项资金。仅去年一年,我市及各县区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累计就达到5400多万元,今年又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镜湖区、繁昌县等还在年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普惠园每生400元、2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补贴。三山区率先对全区所有的民办幼儿园给予生均50元的公用经费资助。通过奖补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各级办学热情,扩大了办学规模,全市新增入园人数得到大幅提高。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马鞍山当涂创新融资方式超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