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江(右)在为患者量血压。(资料图片)

 


  新安热线网摘  17年来坚守艾滋病人

 

  昨天,记者与张振江取得联系,说起这些年的工作历程,他如数家珍。张振江告诉记者,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稍微活动之后,开始准备药品,天亮前就开门。每个月9日,老张还要徒步到21名艾滋病患者家中送药,每个患者每月的药价值2000多元。“95年的时候是每天发放一次,早晨发放,03年开始改为抗病毒药物,每个月发放一次,一次给病人发一个月的剂量。”

 

  2003年开始,老张成为艾滋病一线医生,上门指导也更勤了。“开始是一天去病人家里指导一次,坚持3个月,后来改为10天到家里一次,持续半年,再后来,就是一个月一次上门指导,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

 

  成为21名患者的亲人

 

  老张24岁就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因为精湛的医术,远近闻名,也挣了一些钱。1995年,他被乡卫生院院长任命为刘染村卫生室负责人兼防疫员。2003年,经过统一检查,村里确诊了32个艾滋病患者,乡卫生院决定让张振江给他们当专职医生。老张答应了,但是从那以后,普通村民也不来找他瞧病了。

 

  接受老张治疗的21名艾滋病患者中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31岁,全部是本村村民,在他们眼里。老张俨然就是亲人。

 

  老张告诉记者,村里一位68岁的林大爷,和老伴当年同时被发现染上了艾滋病。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有人就偷偷把药扔掉不肯吃,林大爷的老伴儿就是这样去世的。林大爷伤心之下,也不吃药了,老张便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天天去他家里劝他吃药。

 

  由于患者的家庭都十分困难,老张经常要垫付医药费。“感冒要吊十二天水,吊一次水几十块钱,严重的病要花费一两千,有的人已经去世了。”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