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在安徽省博物院新馆,一场关于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开讲,不少听众在报告厅门口站着听了两个多小时。作报告的,是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他用两个多小时的演说告诉听众,一座美好城市,应保留自己的记忆和独特的面孔,文化遗产应是老百姓最向往的地方。
单霁翔每到一个城市,喜欢研究机场的广告。西安机场一块写着“开放的陕西欢迎您”的形象广告牌上,是各种摩天大楼的形象。 “作为历朝古都,难道一定要用这种曼哈顿式的建筑欢迎来宾吗? ”昨天,单霁翔说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留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各种民居等,都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在很多城市的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中,很多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 ”在单霁翔看来,“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两种提法,对“危”和“旧”没有区分,“没文化、不科学”。
单霁翔说,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他特别提到安徽省博物院,认为建成新馆不拆老馆是极有其高度文化自觉的行为。单霁翔认为,老省博承载了合肥的城市记忆,更是不可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同样,徽州的古民居,也应该得到有效保护,没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随便破坏。
合肥步行街环境比王府井更好
“这是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在各个城市拍回的照片,不是拍照人自己整理,根本看不出是哪个城市。 ”单霁翔现场展示的一组照片,引起了现场不少听众的共鸣。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想象和精神内质的沉淀。 ”单霁翔展示了另外一组包括省城环城公园在内的城市景观照片,“这些城市独特的景观,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单霁翔认为,城市建设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失调”。 “在欧洲等一些地方,占领天际线的建筑,一定是公共建筑。不会因为企业有钱就强迫民众观赏他们的建筑。 ”他认为,城市建设是为了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要建设环境优美的功能城市,更要建设和谐的文化城市。他说,在国内城市中,南京的遗址公园、澳门的步行街都是将城市建设和良好人居环境结合的典范。 “合肥的步行街也是,我看,环境要比北京王府井好。 ”
安徽文化遗产众多申遗是纠错和提升
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里,我省寿县城墙(安徽省寿县)、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安徽省凤阳县)被“纳入”,同大运河(安徽省)一同“冲刺”世界文化遗产引起广泛关注。单霁翔昨天说,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几乎年年申报、年年成功,而申遗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各地花费巨资申遗也引起不少质疑。但申遗的过程本身花不了多少钱,每次申遗的过程都伴随着纠正错误和提升保护力度,钱大多花在这里。“每个人做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历史的一瞬间。我们不能利用先接触到文化遗产的优势,随意处置祖先留下的遗产,剥夺后人的机会。 ”
单霁翔说,今天的文化遗产应成为最美好的事物,老百姓最向往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应惠及广大群众。老百姓对祖先的文化非常在意,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老百姓无关,是极大的误区。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遗留有大量文化遗产,今天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中。
单霁翔透露,近期他将参加在我省举行的凌家滩和凤阳明中都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安徽文化工作者在对遗址的保护方面,在全国创造了典型经验,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安徽大遗址会呈现出更好保护状态和更好的文化遗址景观。 ”
-妙语连珠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想象和精神内质的沉淀。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各种民居等,都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占领天际线的建筑,一定是公共建筑。不会因为企业有钱就强迫民众观赏他们的建筑。“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两种提法,对“危”和“旧”没有区分,“没文化、不科学”。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