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淮河经济带的开发开放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来自省经济信息中心的经济蓝页表明,国家发改委已初步同意将淮河经济带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而未来,我省将力争将淮河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上升至国家层面,以更好推动我省淮河沿岸的发展。
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来看,淮河开发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对污染的顾虑、水源的保障、航运的疏浚以及全流域协调开发。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解决。
因此,建议认为,我省需要继续密切跟踪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动态,确保将淮河经济带纳入规划;积极配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共同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积极向国家建议,新一轮治淮工程要充分考虑淮河的经济功能,把治理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
另外,我省自身可以先做好前期的研究、定位和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区域,淮河经济带发展,不能全面开发,建议构建以蚌埠、淮南为核心,颍上、寿县、凤阳、怀远、五河等为重要节点的开发格局。明确主导产业,建议重点布局以煤化工和盐化工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重大节能环保装备和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以专业化船舶为重点的内河造船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产业、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业、高技术产业等。储备发展用地,建议着眼于沿淮行蓄洪区退建出的土地和沿岸滩涂地利用。2009年,我省石姚湾、洛河洼、方邱湖、临北段、香浮段、潘村洼等6处行滞洪区已退建。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