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中国酒业的业内人士看来,国家推出的“禁酒令”不是限制饮酒,主要是针对公款消费,而非针对“无酒不成席”的亲朋聚会。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喝酒是情感和物质的双重消费,用大量纳税人的钱消费高端白酒应该限制,但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对酒的市场需求并不会减少,还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谢明说:“中国人不会不消费白酒,白酒还有很大的空间。”宋书玉表示,经过“禁酒令”和“塑化剂风波”、反垄断调查等一系列“洗礼”,中国白酒业迎来调整期,而且调整的步伐会加快。他认为,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应倡导好的饮酒文化,戒除闹酒,回归古时候中国人饮酒的高雅文化传统,比如“长尊有序,举杯有礼”,吟诗助兴等。
中国人虽然爱喝酒,但中国酒在国际市场并不是主流。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政治、文化地位的提高,中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将会越来越被接受。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王室御用酒庄3月开始出售中国张裕集团酿造的葡萄酒,这也是中国酿造的葡萄酒首次登上英国著名酒庄。去年,英国高端连锁超市Waitrose已开卖中国红酒。报道说,中国是世界第八大葡萄酒酿造国,每年喝掉16亿瓶葡萄酒。此外,中国也是全球第二大高档葡萄酒市场,仅次于德国。与此同时,欧美、澳大利亚等地葡萄酒厂商又在为赢得中国高端消费者展开竞争。据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统计,去年中国市场的葡萄酒销售额达到41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20%。即使如此,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为法国人的1/10。
“酒量大小”影响多国经济
从某种角度讲,“最爱喝酒国家”的经济一定与酒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法国官方统计的一项数据显示,酒业对法国经济的贡献很大:每年酒业营业额约170亿欧元,法国家庭酒类消费占其年家庭预算的1%。酒业还为法国提供了50万就业岗位,每年为政府纳税26亿欧元。
但也有些国家例外,如加拿大。加拿大曾有一项奇特的规定,即“跨省饮酒禁令”:一个加拿大公民在安大略省买的酒只能就地消费,如果带出该省就算违法。由于加拿大地处高纬度,适合酿酒的地区不多,“跨省饮酒禁令”不仅加剧了因垄断经营而造成的酒价畸高现象,还影响到酒类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商业利益。2012年6月,加拿大议会表决取消“跨省禁酒令”,允许加拿大民众在任何省份合法购买酒精类饮品后跨省携带。此举受到加拿大酿酒和餐饮业者的欢迎。
乌干达是唯一入选CNN“世界十大最爱喝酒国家”的非洲国家。当地家庭作坊酿造的两种酒据说“威力很猛”。但据一名曾在乌干达工作过的中国记者称,当地人其实更爱喝咖啡。总的来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普遍缺乏现代酿酒业,一些地方出产自酿的低度酒,少数国家有小的国产啤酒品牌,还有些欧美啤酒品牌在非洲有联营的灌装厂,但价格不菲,这客观上约束了非洲人的“酒瘾”。
不提倡过量饮酒是全球趋势
多数国家合法饮酒年龄为18岁,但也有晚的,如美国是21岁。但美国青少年非法饮酒现象普遍,这也是令很多国家头痛的现象。据墨西哥《宇宙报》报道,墨卫生部去年8月向议会提案,建议将合法饮酒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因为人直到21岁大脑才能完全发育”。
据法国媒体统计,近年来法国男性14%的死亡率、女性3%的死亡率与饮酒有关。法国每年有3.7万人的死亡与酒有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醉酒驾车而导致死亡。因此,法国人的饮酒文化也悄然发生改变,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节假日饮酒,而不是过去餐餐都喝点。
酒类消费在各国还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据调查,厄瓜多尔10%的凶杀案都由醉酒引发,所以政府才采取一些酒类销售禁令,以减少与醉酒相关的暴力活动和犯罪现象。2011年7月,厄瓜多尔洛斯里奥斯省曾发生销售假酒事件,夺走14条生命。警方查明假酒出自一个家庭作坊。悲剧发生后,厄瓜多尔总统还呼吁民众改掉过量饮酒的习惯。
受寒冷气候以及民族豪爽性格影响,蒙古国的民众很爱喝酒。但最近,蒙古国也推出禁酒令。2008年7月蒙古国议会选举后,有人为街头流浪汉提供大量的酒,并利用他们酒后闹事制造骚乱。此后,蒙古国政府规定,每月1日禁酒,此外,每年议会、总统选举前后的几天也要禁酒。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因英语太差被捕 美国劫匪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