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


  新安热线摘  近年来,看到中非合作的辉煌成果,一些长期忽视非洲的西方国家显得“特别不安”,惊呼让中国在与非洲的合作中“抢到了先机”。“不安”之下,这些国家非但不反思它们对非洲“始乱终弃”的殖民罪恶,不反思它们打着人道主义旗帜对非洲国家内部事务横加干涉的不负责任,不反思它们种种援非承诺“口惠而实不至”的负面影响,反而罔顾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现实,以各种手法,肆意挑拨中非关系,拆中非合作的台。这实际是以零和心态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和存在,目的是维护少数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既得利益。


  其手法,一是抹黑,把中国在非洲的经济行动贴上“新殖民主义”等标签,称“中国对非洲加大投入是基于对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原材料的需要”;二是唱衰,称“中非经贸关系发展不平衡,是一种不平等的合作关系”,说什么“中国从非洲进口原材料,向非洲出口制成品。因此,中国与非洲发展关系不利于非洲的长远发展”;三是离间,利用非洲一些国家的国内政经之争,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怂恿或蛊惑这些国家的某些政党、团体和个人夸大或过度渲染在与中国合作中存在的个别问题等。


  一些西方势力炒作的种种论调貌似为非洲人民利益着想,实则既没有历史的依据,也没有事实作基础,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事实是,一方面,中非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在非洲的经济行动同“新殖民主义”和“掠夺”根本不沾边。即使在资源开发、能源贸易方面,中方也没有像西方过去那样用武力或其他强力手段掠夺非洲资源,而是通过平等协商、等价交换方式使非洲国家获得合理收益,同时通过提供贷款帮助非洲国家修建路桥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民生设施,使这些国家改善环境,获得发展后劲。而从历史上看,对非洲实施残酷殖民压迫,进行疯狂掠夺的恰恰是欧美列强。

       直到今天,非洲大部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依然被西方跨国公司垄断。另一方面,中非关系之所以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一个重要的保障是中非平等对待。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充分尊重非洲国家的国情和自主选择,以平等的姿态看待中非交流与合作。倒是一些西方国家在经贸和社会体制等方面对非洲国家指手画脚、乱开药方,导致不少非洲国家陷入动荡或动荡加剧。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