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俊功:我们小时候吃的爆米花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老大爷快要撬开阀门的时候,我们一大群小孩子就捂着耳朵赶快跑到一边,当巨响过后,又争先恐后跑过去抢着吃爆米花。不过老外太外行了,把屋里弄得一团糟,应该横着撬开,在开口处接上一个很长的大袋子的。


  @Callme依然:我印象最深的是老美的幽默感。“如果你牺牲了,能把你的手表送给我吗”。多么有深度和回味的一句话。


  @天美妈:小时候看见爆米花的车就赶紧的回家拿米去,然后既期待又忐忑地等待那一声巨响,终于……嘣!香喷喷的爆米花出炉了。


  @陈_雷鸣:哈哈,需要防爆服吗?需要个麻袋吧!


  @老人与海80:爆米花——我童年的最爱,一缸子大米,一缸子玉米加点糖精,一共1角钱。


  @浦口发布:哈哈哈,咱们的美食武器让美国盆友如临大敌啊!


  @辉常有李:开罐子时,他们忘了最最关键的一道程序——罩上一个麻袋!结果爆米花满天飞。说明书靠不住啊!


  中国传统爆米花


  可上溯到宋朝


  爆米花:


  美国人最爱的零食


  【背景】


  原产于中美洲的玉米自16世纪传入中国,据记载明朝郑和下西洋带回了这种高产农作物。在原产地美洲以外,中国是玉米种植最为普及的地区。玉米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民间习俗中,在农历二月初二即传统“龙抬头”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爆玉米花。


  根据北方民间的神话故事,“金豆开花”的爆米花用以解救龙王为人间降雨。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有关中国爆米花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宋朝。当时的诗人范成大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颇有生活之趣。


  【链接】


  在美国,爆米花的流行和产业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的兴起。


  上世纪30年代左右,美国中西部的玉米产业迅速发展,产量以20倍的速度扶摇直上,美国跃升为全球玉米第一生产大国。但此时的美国却深陷大萧条,全国经济笼罩在不景气的阴霾中。


  正在开始流行的电影院开始进入危机,亟须开辟新的财路渡过难关。有心的老板发现影院周围小型食品店里的糖果大受欢迎,于是仿效开设了小卖部。卖爆米花,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甚至可以获得90%的纯利润,反响轰动并被各影院仿效。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