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美国战略研究机构高级研究员安迪·李普曼则认为,劫匪的首领贝勒穆赫塔尔曾经用人质交换金钱,因此不排除他希望从这次绑架中赚钱的可能。
3【背景】
长期反恐伤亡惨重
一些分析人士还认为,阿尔及利亚军方处理人质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历史原因。
经过多年战争,民族情绪强烈的阿尔及利亚在1962年从法国独立。在上世纪90年代与极端伊斯兰分子的冲突中,全国有2万人丧生。
英国前情报高级官员、反恐专家尼格尔·伊科斯特说:“阿尔及利亚人对主权非常在意。他们不会考虑或者接受外来者的任何援助和建议。”
正是这种背景使阿尔及利亚军方养成了“先射击再交谈”的思维,再加上缺乏解救人质的精良武器装备,这种结果不难预料。对于阿尔及利亚的“固执”,美国反恐专家乔纳森·舒尔茨说:阿尔及利亚军队经常是圣战者攻击的对象,但却应对乏术。
在每一次人质事件后,都会产生阴谋论的说法,此次也不例外,有分析称阿尔及利亚对劫匪发动令人吃惊的行动,或许是出于某种战略考虑。
英国国王学院国际中心高级研究员谢拉茨·马赫尔表示,阿尔及利亚很可能一方面利用人质事件向外界展示其独立性。另一方面,采取强力行动向恐怖分子传递信号,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干掉他们。
失败人质救援
1972年慕尼黑
慕尼黑奥运会期间,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武装分子“黑色9月”潜入运动员宿舍劫持。其中9人在德国警方解救人质时被武装分子杀害。
1980年德黑兰
美国特种部队进入德黑兰,解救被扣押的53名美国人质。由于直升机技术问题,营救人员被迫放弃行动。撤退时,在伊朗沙漠地带,直升机与运输机相撞造成8人死亡。
2002年莫斯科
车臣武装在剧院劫持数百名人质,俄反恐部队被指投掷毒气弹,然后冲入剧院,约130名人质被杀。遇难者家属称,很多人质在枪击前因吸入致命的天然气而死亡。
2004年别斯兰
车臣武装在别斯兰一学校中,劫持了数百名人质。俄罗斯军方人员最终冲入学校,解救人质,血腥收场。在此次解救过程中,330多名人质被杀,其中一半是儿童。
2010年马尼拉
一被辞退的前菲律宾警察高级督察持步枪,登上香港一旅行团所在巴士,挟持23名人质,与菲警方枪战后被击毙,事件持续12小时后以流血告终,8名人质身亡。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下一篇:俄罗斯将从叙利亚撤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