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朝鲜日报》此前报道称,朝鲜的火箭制导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在确保弹头重返大气层并落在目标地点的再入机动飞行器技术方面,尚无可靠进展迹象。


  弹头重入大气层时需要承受6000-7000摄氏度高温和巨大的冲击。据韩国军方此前推测,朝鲜开发的再入机动飞行器(“芦洞”导弹)预估只能承受2000-3000摄氏度。


  影响有多大?


  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昨天指出,朝鲜此次发射的导弹射程可能达1万公里左右,实属“远程导弹”。


  对于国会议员“朝鲜今后能否利用运载火箭搭载核弹头”的提问,金宽镇说,朝鲜进行过两次核试验,还有可能进行新的核试验,但这还不能视为朝鲜已具备能够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韩国媒体昨天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考虑到朝鲜此次卫星发射轨迹显得很长,弹道高度较高(飞临冲绳上空时高度400公里),可以判定朝鲜已掌握部分洲际导弹技术。


  但对于这种洲际导弹技术可能构成的短期及中长期威胁,各方看法存在差异。


  韩国军方推测,此次发射的“银河3号”火箭可以到达美国洛杉矶。此前2009年发射的“银河2号”一级火箭发动机燃尽时间为112秒,推测射程为6700公里,“银河2号”的二级火箭射程达3800多公里。


  而日本防卫省人士的一个判断是,日方推测朝鲜当天发射的远程弹道导弹为“大浦洞-2号”的改进型,射程约6000公里。三节式改进型的射程可能得到了大幅提高。该人士指出,导弹从朝鲜境内发射后可能飞行了约2700公里,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坠落。


  但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高级国防分析员布鲁斯·本内特对其可能构成的威胁持谨慎态度,他昨晚告诉东方早报说:“在此之前,朝鲜的远程导弹都没成功(发射)过。现在有一枚成功了,这表示基本的设计是好的,但未来单个的导弹仍然可能失败。”


  “所以朝鲜可能具有攻击美国的能力了……可能至少抵达阿拉斯加,可能更进一步深入美国国土。”本内特说,“所以未来每一次朝鲜将导弹装上发射架,我们必然会担心其真实意图何在了。”


  这将接下来的关注点进一步引向了另一个棘手问题:朝鲜是否已经具备了制造适合导弹装载的小型核弹头。外界担忧,如果朝鲜能开发出500-1000公斤的小型核弹头,完全可以将其投射到美国西部沿海。


  无疑,一旦与外界所普遍担忧的核项目结合,朝鲜在远程运载核弹头能力上的提升,无疑将给美国的亚洲盟国乃至美国自身构成重大威胁。


  沈丁立指出,朝鲜这次发射成功对于美国的威胁最大,因为其射程针对美国。针对东北亚,就不是合适的威胁手段,短程和中程火箭将更为合适。他指出,朝鲜的这种发射技术首先用于太空目的,其相关技术如果再经过精确重返大气层技术的提炼,将可同核武技术结合,对具有洲际距离的对手产生战略威慑,也就是朝鲜实现战略威慑美国的目标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果将导弹技术用于远程核武器投射,将使朝鲜的核打击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军事分析人士马尧说,“但在核武器小型化之前,这种能力朝鲜还是不具备的。从目前情况推断,要使核武器小型化,朝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由于核弹头没有实行小型化且导弹数量少,朝鲜此次火箭试射对日本的威胁其实是有限的,而对美国的威胁则可以忽略不计了。”马尧说。


  韩国媒体称,一般而言,洲际弹道导弹搭载的核弹头为250公斤左右,但要想具备洲际弹道导弹的威力,弹头重量至少要达到500公斤以上。韩国情报部门认为,朝鲜正在全力研究开发小型核弹头的技术,预计通过最近两次核试验,朝鲜有关核威力和核弹头小型化的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朝鲜在2006年和2009年进行过两次核试验,但目前仍不清楚是否能制造适合导弹装载的小型核弹头。


  2011年初,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时曾发出警报说,五年之内,朝鲜就会拥有利用洲际弹道导弹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而就在今年10月,朝鲜高调声称已经拥有射程能够覆盖美国本土的导弹。


  韩国落后了5-7年


  朝鲜昨天成功发射火箭后,韩国媒体感叹,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发射几度被推迟,韩国和朝鲜火箭技术水平差距受到关注。


  据报道,韩国火箭专家透露,朝鲜此次发射的远程火箭由三级组成,与上下节二级的“罗老号”不同。一级火箭的最大推进力达120吨,火箭重达80-90吨。与此相比,“罗老”号重达140吨,一级最大推进力为170吨,比朝鲜火箭大1.5倍。若朝方主张属实,此次发射火箭的目的在于让火箭最前段的卫星进入300公里上空的轨道上,从这一点来看,与“罗老号”相差无几。


  两者不同之处则在于“罗老号”依靠一级的推进力来升空至200公里后,再点火二级达到约300公里处;但朝鲜火箭一级在100公里上空分离出来,二级和三级依次将火箭推上去,将卫星送进轨道。


  韩国媒体承认,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发射已经遭到两次失败,第三次发射也可能到明年初才能进行。但是,不得不承认,朝鲜靠自身技术研制出火箭的一级引擎,并让卫星成功进入轨道。


  一名韩国专家对媒体指出,韩国如朝鲜那样自主研发30吨级引擎,并搭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未来至少需要5-7年。除非增加投资规模100倍,否则无法缩小与朝鲜的悬殊差距。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