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由于各国分歧严重,寻求对一个全球性的电信公约的修改面临“难产”境地。


  拥有178个成员国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在迪拜举行为期12天的会议,旨在修订《国际电信规则》(ITR)。不过,在经过6天的非正式会谈后,各方分歧丝毫没有减少。


  由俄罗斯主导,俄罗斯、中国、沙特、阿尔及利亚、苏丹和阿联酋共同签署一项建议,呼吁赋予各国政府广泛的权力规范网络空间,并建议国际电信联盟能够拥有至少部分互联网地址的分配权。


  俄罗斯等国的建议案得到众多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他们都呼吁扩大国际电信联盟对互联网的监管职权。但这引起了美国、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反对,他们希望新公约的约束范围限制为传统电信运营商,并将谷歌等互联网公司排除在外。美国和加拿大还针锋相对地提出一个新的建议。


  俄版本要求更多权利


  这次大会旨在审议《国际电信规则》。该公约是在1988年通过的一项规范不同电信网络之间通信、计算不同国家之间通信费用的规则。随着互联网及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规则》需要进行修订。


  各国围绕新《规则》的制定,提出了众多针尖对麦芒的修订建议,由俄罗斯主导的建议案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针对美国的,由于正式文本并未公布,目前在大会外流传着一个泄露版本。据悉,俄罗斯等国要求《规则》给予各国管理互联网的平等权利,包括域名分配、网络监管等。


  除了要求网络地址权,俄罗斯方案还寻求联盟各成员国能够控制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互联网各项基础设施权利,“落实和规范各国境内的互联网部分”。 俄罗斯版本中,还建议各成员国拥有对电信交通线路的知情权,这被认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也同样可能导致对网络痕迹的过度追踪。


  互联网专家认为,修订案有着明显的普京风格,2011年,普京就曾对到访的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玛德·图雷表示,他很愿意讨论“利用国际电信联盟的监管能力来建立新的对互联网的监管机制” 。


  早在2011年9月12日,中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就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请其将由上述国家共同起草的“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作为第66届联大正式文件散发,并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此展开进一步讨论,以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


  这份“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文件就维护信息和网络安全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方面,包括各国不应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实施敌对行为、侵略行径和制造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强调各国有责任和权利保护本国信息和网络空间及关键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免受威胁、干扰和攻击破坏;建立多边、透明和民主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在遵守各国法律前提下信息和网络空间的权利和自由;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等。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