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安插:
伪装成学者或商人
据新华社电《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美方已经做好充分人事准备,如确保国防情报局官员熟悉中情局事务。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军方前高级官员说:“将军们准备这事儿已经一段时间。”
据报道,现存的一大问题在于如何给这数百名特工伪造身份。《华盛顿邮报》说,美国使馆通常把特工包装成外交官,但这些“外交官”现多是中情局特工。
军方可以把他们安插到海外军事基地,但需在部队轮换时找借口让其“留驻”。另外,可以把特工伪装成学者或商人,但伪造身份需要下一番工夫,且一旦被抓还无法享有豁免权。
《华盛顿邮报》报道,打死“基地”头目乌萨马·本·拉丹的行动主管、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雷文承诺,解决100至200名国防情报局特工身份问题,让他们与部署在北非等地的美军特种部队携手工作。
角色扮演:
分担中情局压力
据新华社电国防情报局主管弗林中将认为,这是一个“持续冲突年代”,调整后的国防情报局将帮助美国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威胁,避免长期深陷其中。
报道称,国防情报局特工将填补中情局部分“空缺”,完善军方更为关注的情报。由于海外事务繁多,中情局承受巨大压力,比如打击“基地”组织的无人机项目将持续至少10年,中东局势也需牵扯不少精力。一名军方前情报官员举例,当中情局评估叙利亚局势时,不愿在追踪利比亚地对空导弹上耗费过多精力。
这时,国防情报局可以成为补充。另外,国防情报局会更关注任务的军事方面,能够回答军方指挥官关于技术方面专业问题,而中情局虽考虑较为全面,但专业性稍逊。
权力扩大或脱离监管?
拉姆斯菲尔德执掌国防部期间,国防部曾努力扩大情报网络,但造成与中情局龃龉。分歧后来减弱,原因在于中情局认识到此举利大于弊,比如国防部特工需向中情局地区站点负责人通报任务情况。另外,中情局还可把国防部事务引发的情报工作交由国防部特工完成。
不过,有议员担心,国防部情报部门可能脱离政府监管。就这一担忧,弗林表示,国防情报局不会回避细查。
欧洲无人战斗机
“神经元”首试飞
据新华社电 法国国防部1日证实,多个欧洲国家参与研制的“神经元”无人驾驶战斗机原型机当天首次试飞。
法新社援引法国国防部声明报道,“神经元”原型机当天在法国南部达索航空公司一处基地试飞,飞行25分钟。
法国防部说,这次试飞展示“下一代战斗机”,维护欧洲在战斗机研制领域的“自主”地位,是“技术和工业两个层面的主要成就”。
6国投入超4亿欧元
法国2003年启动“神经元”项目计划,由意大利、瑞典、西班牙、瑞士和希腊参与,总投入4.06亿欧元(约合5.27亿美元),大约半数由法国承担。这一原型机用于为欧洲空军今后可能装备的无人驾驶战斗机测试和研究新技术。
一些欧洲官员说,欧洲空军有望2030年装备无人战斗机。
美国等一些国家现役无人驾驶飞机的功用为侦察和定点清除,基本无法代替有人驾驶战斗机执行战斗任务。美国国防部打算不久后为生产首架无人战斗机招标。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下一篇:外媒:朝鲜将发卫星搅动半岛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