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国企立即出面“辟谣”


  据知情者透露,为了拟就这份短短的25人收入排行榜,《福布斯》杂志选取了2011年企业收入最高的70家俄罗斯企业,认真研究了这些企业正式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咨询了10多位相关企业的高管人员,暗访了许多匿名的消息灵通人士,可谓“煞费苦心”,就是想确保这份名单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但这份排行榜刚问世,被点名的俄罗斯相关国企就立即出面“辟谣”。在《福布斯》这份名单对外公布当天,俄对外经贸银行就正式发表声明称,《福布斯》的这个数据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声明称,“《福布斯》这些不透明的统计方法,让人觉得这个名单不可信和不牢靠。”声明称:“以科斯金先生为首的俄对外经贸银行董事会,全体成员2011年的总收入才6.08亿卢布(相当于1920万美元),按《福布斯》杂志的逻辑,所有董事会成员都将自己的收入转给了科斯金先生。”


  针对俄对外经贸银行的指责和质疑,《福布斯》杂志立即回应道,科斯金的收入不仅仅来源于俄对外经贸银行,还来源于海外公司。杂志举例称,俄对外经贸银行董事会的部分人员,每年都从在塞浦路斯注册的“俄罗斯商业银行”获取收入,这家由俄对外经贸银行控股的“俄罗斯商业银行”,在2011年和2012年的股息分红就高达两亿美元,其中有8000万美元是给俄对外经贸银行董事会相关人员的。


  《福布斯》副总编辑马祖林在接受俄“商务—FM”电台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最开始就强调了,我们的排行榜只是一个评价。但我们的评价不是从天花板上得到的,这是我们数个月来工作的结果。而且我们首先是以这70家企业正式对外公布的官方财务报表为基础。我们所说的收入,不仅包括在俄罗斯国内的收入,也包括在俄罗斯境外的收入。”


  一来一回之后,《福布斯》和俄对外经贸银行之间的“口水仗”就不了了之。但仅仅过了3天后,俄储蓄银行又发表声明称,该行行长格列夫的实际收入远远低于《福布斯》排行榜中公布的收入金额,认为《福布斯》使用了未经核实的、明显与事实不符的信息。声称呼吁《福布斯》和其他媒体,不要追求“虚假的轰动效应”。随后,有五六家国企发表声明对《福布斯》的这份名单提出质疑。但质疑归质疑,这些企业还是没有对外公布相关人员的准确收入数据。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