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新闻背景:大连阿尔滨收购实德之后留下的中超名额空缺如何填补亟待足协解决。足协方面对此事的回应是:现在有两种递补方案,一是打附加赛,二是由联赛排名倒数第二的球队递补,执委会讨论后会尽快决定。


  当大连阿尔滨俱乐部上周五将收购实德的正式函件发给中国足协时,足协职业联赛相关负责人很吃惊,在他们看来,大连方面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12月5日是最后的截止日期,我们还以为他们会在当天把确切消息发过来。”


  这就是中国足协的习惯性思维。


  工作上习惯性拖沓的足协人,总是在用一种不正常的思维方式来假设前提、判断问题。一旦对方按照正常的套路出牌,他们反倒不适应了。


  在中国足球圈内浸淫这多年,感受中国足球的起起伏伏,足协的人的心理素质在经过千锤百炼后,早已百毒不侵。他们成了这个行业的老油条,他们像沉在河底的泥鳅,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水质,甚至可以在黑色的淤泥里自由穿行。


  在这场收购运动中,大连方面和中国足协就像是在下象棋。一开始,双方都在互相试探,你跳马、我拱卒……看对方棋路如何。如今大连方面传来的确切消息就好像是象棋对弈中的“将军”。按照常理,对手“将军”了,另外一方应该立刻想出缓解危机的办法。这办法,来得越快越好,否则会被视之为无能。


  可是,中国足协在面对对手“将军”时却显得不紧不慢,他们嘴里一直叨念着“我们有两条方案,一套是打附加赛,一套是让申鑫、八喜增补进中超、中甲联赛”。只不过,迟迟没有把嘴里叨念的两套方案付诸于行动。


  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局长刘殿秋接受采访时表示,最终确定方案恐怕要等到12月20日,距离今天还有两周多时间。期间,还需要很多细节性问题需要处理。至于什么细节,没有多谈。


  足协不着急,但申鑫和八喜早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联赛刚结束时,足协就放出了附加赛的风声,以至于这两支球队都不敢给球员放假。等了一个月后发现,附加赛迟迟不到,他们也只好给球员你们放假。累了一年了,总得歇歇脚。


  球员放假了,但俱乐部的紧张神经依然得不到松弛。因为一旦足协要打附加赛,他们还得立刻集中球员。放假归来的球员状态如何,谁也不敢保证。


  两家俱乐部都盼着可以直接递补进中超、中甲。可即便是这样,问题依然存在。如今各个俱乐部都开始为来年联赛做预算、做投入、引进内外援、制定冬训计划。可是,这两家俱乐部却无法在这方面开展正式的工作,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来年要踢什么比赛。踢中超、中甲和乙级在投入和引援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谁也不愿意开着自己的奥迪车走乡间小路,也没人敢开着拖拉机上高速。


  对于两家俱乐部的等待,足协基本上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没有提前、尽快解决问题的态度。在中国现有的体育体制下,作为民间机构的足协还没有完全从作为政府机构的足管中心中剥离出来,人们更愿意称足协的人为“官员”。即便是个普通工作人员,外人看来也是个“当官儿的”。


  既然是“当官儿的”,靠纳税人的钱挣工资,那么就得为纳税人办实事。否则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不会体恤民情、民意的机构,是没有公信力的,这也就是足协在危机公关时得不到底下人支持的最主要原因。


  足协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放下架子,放低姿态,让自己变得更亲民一些,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再按照以往的老套路、老思维来处理问题。这样的问题,处理得越简单越好。


  政府部门办事,总是喜欢拿着一份文件找七八个领导签字。谁都知道,这签字过程漫长而且繁冗。在这样的情况下,足协高层领导更应该主动一些,简化办公手续,别整天坐在宽敞的办公室、舒服的办公椅上养尊处优。他们需要走出来,需要接地气。如今的“大连事件”是考验中国足协办事效率最好的标尺。如果足协在一周之内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就是工作的失败。当然,即便失败了,足协也未必会脸红害羞,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办事方式,蒸不熟、煮不烂。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