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日伪军共3000余人对三角地区义勇军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铁血军决定化整为零,在山林地带以大队或中队为活动单位分散游击。


  在当时的形势下,铁血军在白天活动十分困难,只能在夜里行军。6月13日晚,苗可秀率部由凤城渡大洋河向岫岩方向移动至羊角沟。被村中汉奸告密,日伪军深夜赶至,与苗可秀发生战斗。在撤退途中,苗可秀臀部被炮弹炸伤。为了不拖累部队,他让战友们先撤,自己和几个负伤战士在山林中养伤。苗可秀的伤势日渐严重,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一位医生,但没有药,医生也没有办法,最后医生答应可以帮助进城买点药。不幸的是,这位医生被敌人逮捕,后经不住严刑拷打,说出了苗可秀的藏身地。日伪随即开始大规模搜捕。几位受伤的战士抬着苗可秀迅速转移,但被敌人发现,不幸被捕。


  苗可秀被捕后,被敌人押解到凤城,关在车站日本警察署的地下室里。敌人企图诱降苗可秀,都被苗可秀凛然回绝。苗可秀的民族气节感动了日本翻译官前山。他不止一次地向苗可秀表达敬佩之意,还私下对苗可秀说,应抓紧时间给家人朋友写信,如果信任的话,他愿意代为传递。


  前山果不食言,先后代为转邮了两封书信,其中一封是写给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王卓然、卢广绩、阎宝航、车向忱等负责人的,另一封是写给同窗好友张亚轩、宋忱(宋黎)的。在信中给儿子起名“苗抗生”,勉励儿子继承父亲遗志,为抗日而战斗终生,还拜托老师收养不知流亡何处的妻儿。他嘱咐同志,为抗战到底“当益努力”,并托他们为他“在西山购置一卧牛之地,为余营一衣冠冢”,并说:“凡国有可庆之事,弟亦当为文告我。”


  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0岁。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