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1941年6月22日德国与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德军闪电进攻苏联的军事意图得以实现,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主观上对德国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错误判断,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形势,只能坐以待毙……”


  今天上午10:50,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机关课间休息时间,组群科干事陈虎在科里为大家讲解的“世界经典战例”,博得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


  陈虎是老干事,他说过去机关会议多、文件电报多、迎来送往多,机关干部真正坐下来静心研究战争的少之又少。新春过后,分区规定每天用1小时了解国际形势,1小时熟读世界经典战例,然后利用业余时间以各科室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逼得大家改变过去“松、浮、假、骄、懒”的作风。


  为讲好这个战例,陈虎牺牲不少时间翻阅史书、请教别人。他家属杨小玲对此纳闷,今年到来部队过春节发现丈夫和以前大不一样,一是饭后到办公室加班的时间长了,二是陪自己在家看电视、到营区转路、外出逛商店的时间少了。


  和她有同样感受的,是保障部战勤科参谋袁朝奎的妻子李焕存。那天晚上机关点名,袁朝奎由于没扎腰带,被要求退出会场回去拿。这些事在过去,首长要么“睁只眼闭只眼”,要么说句“下次注意”。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机关每周一次紧急出动,隔三差五的就能听到营区分队紧急集合的哨声。家中床下多了一个绿皮(战备)箱,里面装是啥?丈夫说不该问的别问。置身这种环境,她说自己也紧紧张张。


  她们的话不假。昨天下午记者参观军分区的“三室两库”,只见整齐的战备架上,从司令员、政委到普通的参谋干事助理员,每人两个包分放左右两个架,中间是50公分宽的走廊。随行的周政委讲,这样摆放的目的是遇有紧急情况,人站中间左右两手各提一个包就往外跑,比放在一起的时间节约3—5秒。


  漫步营区,只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横幅随风招展,战备值班车整齐地排列在停车场,手榴弹实弹投掷场首长机关干部头戴钢盔一人不落。走进司令部办公室,参谋人员个个伏案研究战法……机关办公大楼夜夜灯火通明。


  “我们不要战争,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怕战争”,一身戎装的政委周中庭扶扶眼镜说:“建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首长机关首先要转变作风,为部队带好头,树好杆。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