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美军编队去年中日关系紧张时期在靠近东海海域巡航
新安热线摘 虽然刚刚落幕的G20会议力图为美日将引发“汇率战”的说法灭火,但人们在习惯用地缘政治框架分析国际局势之外,将从此越来越发现币缘政治的作用。所谓币缘,是指国家之间包括其他全球行为体之间围绕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关系。它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等级关系谁控制了世界货币体系,谁就控制着资本,谁就控制了世界。这种围绕货币权力的博弈行为就是币缘政治,与地理因素相比,金融与资本对人们生活、社会治理乃至国际政治的干预要更加直接和有力。在资本之手摆布全球的今天,币缘政治视角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新的框架币缘政治虽不能涵盖一切,却是认识一切的关键。
美欧博弈:币缘政治基本格局
如果以币缘政治视角鸟瞰全球,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两个巨大的币缘圈:一个是以美元绿为基色调的美元币缘圈,它占有世界经济总量65%左右的份额,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另一个是以橘红色的欧元为结算和储备货币的欧元币缘圈,它大致占世界经济的25%,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和地中海地区。这两大币缘圈形成的时间不长,可以说是冷战的另一个结果。
美国自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就不断利用美元体系侵蚀欧洲国家的利益,引起欧洲各种方式的抗争,这种抗争在冷战结束后日趋活跃。欧洲最终在政治上组建欧盟,在货币体系上推出欧元,完成了与美国从“分庭抗礼”到“分灶吃饭”、“各算各账”的分家过程。
在两个币缘圈内部,各存在着一个垂直分工体系:顶端是资本国家,有大量金融机构和活跃的资本市场,以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赢利方式;中间层是制造业国家,主要从事制造等实业,靠向其他国家提供制成品为生;而底部则是提供各种初级资源的国家。这种金字塔式的垂直分工结构,体现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本质上不平等的权力格局,而两大币缘圈之间存在的利益争夺,占据着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中心地位。
美欧金融资本集团和国家集团争夺的核心是金融利益,包括争取更多国家净储蓄的流入,占有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中的更高比例,控制大宗商品定价权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它们的争夺集中体现在如何向对方转嫁危机。由于全球货币利益争夺具有“零和博弈”特征,你之所失,即我之所得,欧美之间虽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谁也不会轻易服输、俯首称臣。
美国是亚太“币缘”高手
在传统跨大西洋同盟解体的同时,正在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太平洋地区也不平静。过去十年,美国沉溺于“反恐战争”,东亚地区则展开了经济一体化的整合,正在逐步形成涵盖20亿人口、1.2万亿美元贸易量的东亚合作带。据统计,亚太目前的外汇储备占世界总储备的70%,其外汇储备的70%为美元资产,且贸易、外汇储备也主要使用美元,对每天都需要数十亿净储蓄流入的美国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太平洋地区是围绕美元体系进行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美元湖”。
不过,东亚合作带的出现,也让美国担心会像在欧洲那样被亚太边缘化:倘若让东亚合作带继续发展下去,东亚国家在贸易和货币领域“脱美元化”的趋势将继续强化,那么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地位将大幅降低。这对多年处于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中的美国,不啻是灭顶之灾。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