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青岛舰并不宽大的会议室,挤进了近30人。机电、航海、观通……有军官,也有高级士官。刘庚群就想听听,持续航行中,装备保障给力不给力。而这一切,只有在远离祖国的大洋,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
出海前,舰队装备部门做了认真准备,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都想到了,并逐一进行了操演,还把各舰主要装备巡检了一遍。为防止被海水锈蚀,水兵们每天都要擦拭暴露的金属触点,打上黄亮的滑油。
编队还有“舰船装备远程维修技术支援”会诊系统作为支撑,可针对疑难故障,通过视频指导、电话研商、网络沟通等,远隔大洋及时会诊,实现了远航装备检测手段数字化、作业方式自动化、远程会诊可视化。
在航行中,尽管遭遇风浪,尽管连续快速航行408小时,尽管满负荷运转,三艘国产军舰表现出色,准备的预案,一个都没有用上。
海军立足国产升级换代,在装备建设上走得沉稳扎实。两艘新型导弹护卫舰不用说,青岛舰本是一艘下水20多年的老舰,但中修和改造后,完全实现了“脱胎换骨”,综合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均大幅提高。
刘庚群说:“我们希望装备不出任何问题,但若真有了故障,我们也不怕。”此次远海训练,编队装备组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制定完善了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处置预案,全程组织实施对装备技术监测,广泛应用振动监测、红外测量、光谱分析等先进手段,把故障点消灭在未发。
会上,大家还是七嘴八舌提了很多意见。最后刘庚群决定,在机关开设一部装备需求直通电话:“机关要敢消极怠慢,我会严肃处理!”刘庚群格外严厉。
精神培育:能打仗打胜仗成为终极目标
茫茫大洋上,不能挂灯笼,不能备年货,不能搞晚会,不能包饺子,不能打亲情电话,晚上还要灯火管制,这个年怎么过?
按照训练科目的设置,完全按照打仗的要求,与作战无关的一律取消。“用战斗警报代替新年钟声,用战备干粮代替年夜饭,这既是并不太平的海上复杂情况所决定,也是战斗精神的培育方式。” 编队副指挥员、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曹新元说。
毋庸讳言,春节赴岛链外训练,目的之一就是教育官兵提高警惕,忘战必危。
令人感动的是,春节训练计划下达时,听到的不是抱怨,而是为国效命的誓言。
农历大年初一,西太平洋晨曦初露。
海军青岛舰上士陈永明和下士张树森早早起了床。作为旗手,他们要在主桅杆上,同时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8时整,编队三舰成方位队形在大洋上行驶,官兵们在各舰飞行甲板整齐列队,齐唱国歌。伴随一声长哨,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同时在各舰主桅杆上升起。
上至将军,下至水兵,面对国旗、军旗举起右拳: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誓死保卫祖国!
若不身临其境,又怎能读懂海军官兵的忠诚奉献。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