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新北舰”装备的40毫米口径主炮原本是台湾海军“阳字号”驱逐舰上的速射炮,有效射程4670米,每分钟可发射300发炮弹,火力和射速明显优于“海巡署”舰艇普遍装备的20毫米口径机关炮。据称,台湾海军已签订一份转让协议,将无偿向“海巡署”提供8门40毫米口径火炮。
除了加装大威力主炮,“新北舰”的舰艏炮位也得到了加强,高压水炮的射程也从80米延伸到100米,舰上还配备了先进的夜视红外线摄影机。
《联合报》的报道暗示,台湾“海巡第一炮”即将瞄准日本。报道称,“新北舰”原计划于去年底在台北港举行成军典礼,但当时台、日正积极接洽第17回渔业会谈预备性会议,为避免台、日海上执法力量爆发军备竞赛的意味,台湾方面以“火炮安装工程延迟”为由,将典礼延后到今年3月。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台日巡逻船又在钓鱼岛海域爆发冲突,“海巡署”此时让这艘重火力巡逻舰出海开炮,势必引发此举针对日本的联想。
有分析指出,鉴于台湾和日本在钓鱼岛海域的对峙和冲突,已呈现出逐步升级的趋势,台湾“海巡署”为巡逻舰装备海军舰炮,显然是为了以优势火力压制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大型巡逻船。这或许还意味着,台湾当局很可能在钓鱼岛争端的前沿阵地对日本采取新攻势。
台军对日本的“二线战略”
日本抛出“购岛”闹剧,并频繁派出巡逻船和飞机在钓鱼岛挑火后,两岸不约而同地加大了针对钓鱼岛的巡护。不过,与敢于直接派出歼-10战机拦截日本战机的大陆解放军不同,台湾军队还不敢直接出头,只能在二线备战,为“海巡署”提供支援和掩护。马英九曾强调,“海巡署”背后是军队,包括海军和空军,它们一方面可向“海巡署”提供最精准的信息,使其掌握钓鱼岛的海空情势;另一方面,军舰、军机都在待命状态,“我们绝对不会把军队摆到第一线,一定是在第二线”,但军队不能不做好准备,万一有什么状况发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援助。
分析最近几次台日钓鱼岛对峙事件,不难看出台军对日本的“二线战略”已见成效。台湾“国防部”发言人罗绍和表示,对于“中华保钓协会”人士1月24日前往钓鱼岛,台军全程掌握状况,并依据政策指导,由“海巡署”负责第一线护渔工作,台军则担任侦巡、监控与侧护等任务,以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
另据台军高层透露,台军在台湾北部周边海域每天都会有海、空军侦巡任务。针对这次保钓活动,台军结合既定任务,可加强对周边海域的掌控与监控,并进行侧护任务,必要时协助救援,以保护渔民与保钓人士。
事实上,一旦台日在钓鱼岛爆发冲突,一直在二线备战的台湾军队可大有作为。
香港《亚洲周刊》此前曾刊发台湾军事评论家黄铭俊撰写的“台军钓岛被低估的角色”一文。文章认为,一旦围绕钓鱼岛问题爆发军事冲突,台湾的战略与战术位置的优势更加明显。台湾方面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水文、海流等情况的掌握比大陆更加透彻。针对钓鱼岛实施战略或战术行动,台湾军方拥有地利之便。即使情况突然升级,也不会贻误战机。文章称,台军还可使用即将到货的美制P-3C反潜机压制日本潜艇。一旦花莲基地的F-16战机和新竹基地的“幻影”-2000战机参战,日本航空自卫队将遭遇“前所未见的对手”。
本文为《世界新闻报》供凤凰军事稿件,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