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1月27日,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成功完成首次试飞,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之声”网站28日发表了题为“伊尔-76的中国仿制品:俄罗斯的发动机,乌克兰的机翼 ”的文章,称中国运-20暂时仍然配备俄制发动机,尚无法摆脱对俄罗斯和独联体成员国的依赖。文章还认为运-20项目一旦取得成功,中国空军可能会采购300多架改型飞机,建立起可媲美美俄的战略运输力量。以下为文章原文内容:
中国第一种重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首飞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战略运输力量,以缩小在这一领域与美俄两国的差距。不过,运-20目前暂时仍然配备俄制发动机,机翼则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
军事专家们认为,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国产重型军用运输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2011年首飞的歼-20第五代战斗机。目前,中国空军在重型运输机领域仍依赖于俄罗斯提供的伊尔-76 ,即使在运-20服役后,中国军方也无法完全摆脱对俄罗斯和独联体成员国飞机制造商的依赖。
事实上,在运-20上可以找到许多国外技术的印记。该机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其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运-20拥有重型运输机的传统布局方案:采用悬臂式大展弦比翼型上单翼和悬臂式T形尾翼设计,外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空军现役的俄制伊尔-76。此外,与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C-17运输机相比,运-20的尺寸要小一些。
有专家指出,运-20的尺寸和机翼结构虽然与伊尔-76相似,但运-20取消了独立的领航员操作舱(伊尔-76机头下方的透明风挡专为领航员设计),机组人员数量下降至3名。在货舱结构上,运-20的设计方案更接近于美国C-17战略运输机。
在性能指标上,有非官方的数据称,运-20要明显优于伊尔-76。中国媒体宣称,运-20的最大载重量达66吨,而伊尔-76MF为60吨。在最大载重的情况下,运-20的航程约为4400千米。不过,中国官方电视台并未证实这些数据,目前公布的确切信息仅仅包括:运-20的有效载重量为60吨,巡航速度为630公里/小时。
中国在飞机制造领域仍无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需要指出的是,首次试飞的运-20上安装了四台俄制D-30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虽然中国宣称正在研制WS-20型发动机并希望将其安装在量产型的运-20上,但该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进展到哪一阶段目前还不得而知。
受老式D-30发动机的制约,运-20的性能可能不及2012年10月首飞的俄制伊尔-76MD-90A。后者在最大载重时的航程达5000千米,借助新型的PS-90A-76型发动机,其巡航速度提高至850千米/小时。
还有专家怀疑运-20可能并非完全由中国独立研制。有美国媒体公开报道称,运-20的机翼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设计院研制。“俄罗斯之声”此前也曾指出,运-20的设计方案可能基于已经下马的安-170重型军用运输机项目。
一旦运-20项目取得成功,中国空军的采购数量可能会达到300架之多,进而建立起丝毫不逊色于美俄两国的战略运输力量。不过,在中国军方完成对运-20的全面评估和WS-20发动机量产前,还需耗费相当时日。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