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


  新安热线摘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先后主动公开了两则尖端军事技术信息:首次成功试飞第一架自主发展的大型运输机运—20,继2010年后在本国境内再次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中国连续主动公开尚处于研发和测试中的国防新技术及装备,其意义重大。中国军事观察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是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的最新举动,同时也展现了强大的自信。


  此前数年间,中国亦曾多次公开研发、测试中的尖端国防技术及装备。


  例如,2010年1月11日在本国境内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2011年初成功首飞首款隐身战机歼-20;2011年8月首次成功进行首艘航母海试;2012年11月成功实现首款舰载歼击机歼-15着舰起降飞行,等等。


  中国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张幼平表示,这些尖端军事技术及装备的研制与测试,是与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和安全战略相一致的。


  他说,“这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国国情,也有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研发尖端军事技术和装备并不会改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既定方针。”


  中国军力信息走向透明,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也因应了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展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一面以种种借口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一面以多种形式“敦促”中国提高军事现代化和战略意图的透明度。


  去年5月,美国国防部不顾中方一贯反对,继续向国会提交并发表所谓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的年度报告,对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妄加评论,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和“中国军力不透明”。


  自1998年以来,中国已经发表了7部国防白皮书,向世界阐述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本质。与中国防务公开的步伐一致的是,中国国防白皮书的透明度也不断提高。


  《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


  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说,军事透明度指的是军事信息的可公开性,事实证明,近些年来中国在军事能力上的透明度正在迅速提高。


  但他同时也表示,军事透明度中最重要的还是战略意图的透明,中国在这方面是从不模糊的、一直是高度透明的,这就是一贯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拥有什么样的尖端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使用它们。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拥有它们,不是用来威胁别人的工具。”陈舟说。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