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一个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崇尚荣誉的社会将会失去精神脊梁。”作为保家卫国的革命军人,从来都不应成为被忽视的特殊群体;尊重和善待军人用忠诚换来的荣誉,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既是本文阐述的核心观点,也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的重大时代课题。
军人荣誉,不仅与军人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有关,同时还深刻地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社会大众对军人职业和军队宗旨的广泛认同,是一个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软实力。早在18世纪,善于从史实中考察战争哲学的若米尼就清醒地意识到,崇尚军人荣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他在《战争艺术概论》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政府不去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它建设军队而采取的一切措施也都将是徒劳的。”“不论国家实行什么制度,作为一个英明的政府,其一贯的宗旨应该是:提高军人的地位以培养公民的光荣感和英勇精神,否则,这个政府就可能受到子孙后代的谴责,就可能使国家遭到拜占庭帝国的命运。”
殷鉴不远,我国的宋代可谓国富民庶,但在重文轻武的政治文化体制下,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共荣亦不可及矣”等轻军思想一度盛行,最终只能在几场耻辱的战败中淡出历史舞台。历史一再告诫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贫穷必然衰败,但国家富有了,如果不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轻视军队和军人的社会地位,其结果必然会使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扭曲,进而削弱部队的战斗精神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同样会走向衰败。军人荣誉从来都不只是部队自己的事情,它与国家的安宁、社会的稳定、家庭的稳固、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这些原本浅显却差点被遗忘的简单道理,理应重新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重要共识。
全社会都要尊重军人荣誉。尊重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从思想深处认清和认同军人荣誉的极端重要性,进而转化为对军人职业的充分理解、对军属冷暖的热切关注、对军队建设的大力支持。尊重军人荣誉,最基本的是要了解相关常识,最核心的是要感情认同,最关键的是要付诸行动。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尊重和呵护军人用青春、汗水甚至是鲜血、生命换来的荣誉。要切实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份,让军人荣誉在全社会焕发应有光彩。作为普通人民群众,应当自觉维护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整体形象,不做贻害军队建设的事情,不去诋毁军人的各种荣誉。
“中华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上的崛起”,这个精神理应包涵爱军尚武这个历史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凝聚共识和力量,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切实让军人荣誉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让拥军优属活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