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8日电 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众院选举中胜出,将出任首相,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予以关注。舆论认为,钓鱼岛问题将是安倍晋三上任后遇到第一个挑战,如何处理对华关系,足以决定其政治生命。然而,在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背景下,安倍对华政策强硬,中日关系“政冷经凉”的局面,料将持续。
日本出现右倾化 中日关系“政冷经凉”难突破
香港《文汇报》文章《任内若再拜鬼 势火上浇油》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担心,作为鹰派和右派的自民党党首,安倍当选日本首相,由于其对华政策强硬的缘故,可能导致整个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或右倾化。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宏观上安倍会希望改善对华经贸关系,但在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大背景下,未来日本的对华政策将日益强硬,特别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可能会因为日方挑衅而进一步恶化,甚至不排除会发生一些直接性的冲撞,而中日关系整体“政冷经凉”的紧张局面,也料将持续一段时间。
台湾《旺报》文章《中日能否改善关系 关键在安倍》称,日本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呼吁日本政府应承认中日间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尽速透过外交谈判修复中日关系。日本自民党重掌执政权,对修补中日关系是机会,也是挑战,关键还是安倍内阁有心或无心。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称,安倍晋三而言,上台后首当其冲的是如何解决已经走到军事冲突的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安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日中美三方的穿梭交涉,找到让危机“软着陆”的可行方法。不然,一旦压力加大,安倍“旧病复发”,重蹈几年前突然退出政坛的覆辙,那日本政治的局面,又会再度进入动荡。
台湾《旺报》文章《安倍将对中国采取两手策略》称,在自民党上台之后,将会对钓鱼岛主权争议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强化对钓鱼岛的防卫措施,另一方面则积极与中国大陆进行高层对话协商。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能否在自民党上台之后就此落幕,还得看中日两国能否以大局为重,而在领土争议的问题点上各自让步。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中国:高度关注日本发展方向》称,日本“鹰派”政治人物安倍晋三率领的自民党胜选后,中国舆论担心中日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文章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的话称,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或至少持续目前对抗紧张局势的可能性要比取得实质改善的机会“大许多”。
钓鱼岛问题考验安倍 对华关系决定其政治生命
香港《大公报》文章《安倍执政与日本的未来》称,安倍再次出任首相,最大挑战首先是要推动日本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又与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矛盾。日本究竟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安倍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安倍以强化日美同盟为竞选口号,则他执政之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也是在外交方面足以决定其内阁政治生命的指标。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安倍若不想重复野田的老路,带领日本走出经济困境,让日本国民感到富裕、幸福,必须抛弃其鹰派立场,否则,很可能会是下一个“短命首相”。
香港《文汇报》社论《安倍欲保政权 须改善中日关系》称,搞好中日关系是日本重振经济的关键之一,日本民间、商界已为此发出强烈呼吁,安倍需要顺应民意,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走出困局,重新走上健康稳定发展道路。
香港《成报》文章《日本大选右翼上台 钓岛争端势必升级》称,可以预测,安倍当选首相日本必然迅速右转,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之间的摩擦势将升温。望日本正视中国和韩国的领土主权问题,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全力推动经济改革,这才是解决国内问题唯一出路。
台湾《联合报》文章《安倍如何带领日本走出失落》称,摆在安倍面前的,一条是鸽派的“经济路线”,另一条是鹰派的“军事路线”,他的选择将影响日本下一步的命运。安倍再次组阁,如果不能走回务实路线,日本要摆脱失落、重拾骄傲,恐怕是困难重重。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文章《日本到了应拐弯的时刻》称,右翼的安倍晋三即将出任日本首相。以日本持续低迷了二十年的经济情势,能否支撑因钓鱼岛冲突而引起的经济问题,令人怀疑。经济形势若衰退,安倍的地位将难确保,而他和即将成立的自民党政府,也不可能藉由军事行动来在钓鱼岛问题上和大陆摊牌,从而造成政、经两失。
美国《侨报》文章称,现在的日本,可谓内外交困。中日关系则是安倍面临的最大外交难题。由于安倍第一次执掌相位期间曾访问中国,有效化解了当时中日关系的僵局,也使得观察家对其改善中日关系充满愿景。但他在钓鱼岛主权上的立场,又让人为中日关系捏了一把汗。安倍治下的日本政局难以预料,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不容乐观。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