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在1000元人名币左右(约合160美元),且能够方便的在旅途中观看中国肥皂剧的本土大屏智能手机。一名姓温的企业高管一边摆弄着手中的Galaxy Note,一边表示:“当我开始使用大屏幕手机时,我就知道再也无法回头了,小屏手机已经不再适合我了。”
IDC的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000万部,其中超过50%的机型都是屏幕尺寸超过4英寸的设备。需要指出的是,iPhone 5采用了一块4英寸屏幕,而Galaxy Note II的屏幕尺寸则达到了5.5英寸。除此之外,诸如宇龙通信公司(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Co Ltd)旗下酷派和采用极简抽象派艺术设计风格的魅族(Meizu Technology Co Ltd)手机也吸引了不少本土消费者的目光。
在中国市场,价格显然是智能手机成败与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中国10亿多的手机用户中仍然有80%的用户还在使用2G网络。在淘宝上,由酷派、华为和中兴制造的低端机型售价都不足1000元人民币,而这恰恰是许多从功能手机升级到智能手机的用户最喜欢的心理价位。苹果对此的解决办法是联合招商银行推出了分期付款业务,以便消费者在网购时使用信用卡进行分期付款。
需要指出的是,增加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应用数量也将有助于苹果扩大当地市场份额,但这就需要苹果加强与百度和腾讯这些本土企业的合作。
投资公司Avant Capital Management执行董事黄维杰(Frederick Wong)认为:“消费者肯定希望苹果加强同中国科技公司的合作,并对iPhone量身订制诸如微信这些应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