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der:约会应用如何爆发?先为大学生配对

  新安热线 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今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网络交友网站,其中包括Facebook、Grouper以及最新出现的“视频约会”网站。不过,这些网站的质量却始终层次不齐。对此,领先的媒体和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是老牌交友约会网站Match.com东家IAC公司就在去年10月推出了一个iOS平台的全新移动交友应用“Tinder”。


  产业现状


  Tinde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西恩·莱德(Sean Rad)、贾斯丁·马蒂(Justin Mateen)、克里斯托弗·库左斯基(Christopher Gulczynski)以及乔纳森·拜登(Jonathan Badeen)认为,用户在传统的约会交友网站的“被拒率”始终居高不下,在这些网站中用户往往会更加关注用户的资料、照片,但这些东西通常都是可以伪造的。男性用户会在这类网站上向数百位女性发送信息,而回复者则寥寥无几,这也就造就了一个相当糟糕的用户体验。与此同时,对于女性用户来说,由这些网站的所促成的约会多少有些令人“胆战心惊”。其结果是,这些传统约会交友网站、应用的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因此这一领域始终由包括Match.com和OkCupid在内的这些老牌交友网站所把持。


  这些老牌交友网站通常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约会对象推荐,但也会要求用户填写一大堆表格,而他们对自己的客户定位也往往是那些年纪稍大的用户。因此,在IAC吸取了Match.com的运营经验后,IAC决定放手让Tinder的联合创始人们放手去创办一家主要针对年轻、移动人群的交友网站。


  Tinder搅局


  起初,Tinder只是针对部分大学推出了这一约会服务,并在两个月内推荐匹配了超过100万对的用户。Tinder联合创始人表示,公司将继续听从用户的意见与反馈继续对应用加以改进。此外,Tinder还有望在未来数月获得来自母公司IAC的A轮融资。


  Tinder CEO西恩-莱德认为,Tinder之所以能够同许多大学生产生共鸣主要是因为该应用采取了“移动式”的交友方式,因此用户无需像在其他应用中那样必须出门同陌生人约见。Tinder 的工作原理实际很简单,该应用会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在50英里的范围内进行“撒网”,每天为用户推荐一定距离内的四个对象,并根据在 Facebook 上面的共同好友数量、兴趣和关系网来给推荐者打分,并将打分最高的推荐者放到最前面。用户可以选择“喜欢”、或者选择“跳过”(相当于一次评分)该名推荐人。假如用户喜欢的推荐人对用户同样有好感,那么就可以互发消息、在 Facebook 上互相关注,甚至是组织线下见面。所以,Tinder是一款主要根据用户社交圈、兴趣推荐好友的应用,而这恐怕也是其受到大学生以及刚走出校园用户欢迎的主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Tinder并不会在系统后台跟踪用户地理位置,因此该应用不会消耗额外的电池续航时间。用户在打开Tinder后,系统会自动捕捉到用户的最后已知位置,且仅会对外显示出有限的用户信息。莱德表示,在最坏的情况下,该应用也只会显示“某某在5英里的范围内,不会像其他约会应用那样暴露出太多的用户信息。”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基于Facebook平台的交友工具,比如 Yoke、TheDatable、Complete.Me和Circl.es等。尽管Tinder同样会强制用户使用 Facebook 账号进行登录,并基于Facebook数据为用户建立基本信息,但它不会将任何数据分享到 “Facebook墙”或者“时间轴”上。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