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

  近日,英特尔发布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英特尔在该季度营收135亿美元,同比下滑3%;净利润25亿美元,同比下滑27%。


  其实英特尔不止是第四季度的表现不乐观,全年的表现也不乐观。


  据了解,2012年年报显示,英特尔全年营收533亿美元,较2011年540亿美元下滑1.2%;净利润110亿美元,较2011年的129亿美元下滑15%。


  英特尔的业绩表现不佳,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


  过分依赖产能


  英特尔各项部门业绩显示,在2012年,英特尔仅有以服务器业务为主的数据中心部门较2011年取得增长,其他业务线均同比下滑。其中,PC部门2012年营收343亿美元,较2011年下滑3%;除PC、存储及服务器以外的其他架构部门营收44亿美元,较2011年下滑13%。


  英特尔PC业务营收占据其总营收的近65%。显然,英特尔于2012年业绩的下滑受制于全球PC产业的下滑影响。


  IDC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8980万台,较2011年同期下滑6.4%,该下滑幅度与英特尔PC部门较2011年同期下滑6%的数据相似。


  在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往移动互联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英特尔却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费解的决定。


  英特尔宣布的是一项资本支出的增加计划,其表示,2013年将斥资130亿美元用于研发及生产,而早前的计划是110亿美元。据悉,多出的20亿美元将用于一家在美国工厂的扩建。


  面对衰退的PC市场,不但不减产,反而加大产能,处于转型之中的英特尔,让华尔街看不懂。此决定一经颁布,英特尔当日股价就下跌了5.86%。


  有投资者担心,增加产能会带来更低的利润率,且不能改变PC市场的衰退趋势。MarketWatch专栏作家约翰·辛奈尔认为,英特尔应当缩减库存,而不是增加产能。


  但英特尔似乎并不在意短期的财务表现。欧德宁表示,如果想在移动芯片市场上获得主导地位,英特尔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无论市场规模如何,先进的制造工厂都是英特尔最大的资源。


  移动优势不明显


  英特尔跟微软的组合Wintel联盟发展在遭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之后,微软选择了发展自己的智能终端,推出了基于自身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而英特尔发展的本身也经受了来自于ARM芯片的强大冲击。


  英特尔终于不再坐以待毙,也开始发力移动互联领域。


  “英特尔有潜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但目前在移动领域,英特尔的优势还不明显。”面对英特尔在移动领域将对高通发起的挑战,高通CEO保罗·雅各布如此回应。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