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热线摘 日前,BGR报道称苹果再度拿下iPhone 4外部天线、Smart Cover以及L型MagSafe电源接口等设计专利。
囤积专利历来是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根本,用最俗套的话形容则是“没几项专利,你都不好意思发新产品”。实际上,科技厂商申请专利并不单纯是为了突出产品的技术优势,也在于为了保护新技术的独占和防止来自企业外部的专利诉讼打压。
苹果、微软和谷歌近年来在专利市场的动作频频,各大厂商甚至在竞争、合作的同时,也在进行这紧张的专利厮杀。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意图尤为明显——将摩托罗拉收入囊中之后,利用后者经年积累的专利技术为Android生态在专利市场站稳脚提供坚实的后盾,进而抵御其他厂商对Android生态的专利围剿。
在专利权的使用方面,各家厂商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微软倾向于从专利授权到专利诉讼的过渡,属于先礼后兵。而苹果和谷歌则显得比较强硬,通常情况下不仅会在世界各地市场申请对侵权厂商的产品禁售,而且还会向法院申请对应的产品禁售,进而达到行使专利权的目的。
苹果此次拿下一揽子专利权,不禁让人揣测在专利市场地位数一数二的苹果,接下来会有哪些举动。究竟是要防御“唯冠”这样的厂商来自外部的打压,还是要扩大对“三星”这样的厂商进行专利清洗,又或者二者兼有之?
今年7月30日,被誉为世纪审判的“苹果三星专利诉讼案”开庭审理,双方由于未能达成庭外和解,进而导致案件审理经历了数轮庭审举证。最终,苹果获得了法官和陪审团的支持,赢得诉讼,获赔10亿美元。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苹果拿出了一份2010年10月份向三星发出的2.5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要约,但最终被三星拒绝,以至苹果恼羞成怒,欲礼不成而兵戎相见,直接在诉讼中向三星提出25亿美元的赔偿要求。
世纪审判之后,苹果立即发起对三星的第二波专利攻势,在美国市场申请对包括Galaxy S III在内的产品的禁售。对于苹果无休止的专利打压,外界也曾预测苹果此举的目的不仅仅是狙杀三星,还在于对整个Android生态进行牵制,进而起到限制谷歌的目的。而日前,谷歌执行董事埃里克·施密特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则表示,Android阵营与苹果的专利大战会阻碍新兴企业的发展,并且强点双方各自都有专利,不仅是竞争关系,也会存在合作范畴,委婉的表达对苹果频繁的专利打压的不满。
另一方面,苹果虽然在专利市场如鱼得水,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挫折。今年2月份深圳唯冠因iPad商标权问题和苹果对簿公堂,最终于6月下旬双方达成和解,苹果被判向唯冠支付6000万美赔偿金。虽然相比后来苹果从三星诉讼案中获得的赔款相比属于小巫见大巫,但却可以明确反映出,苹果在特定技术市场也存在专利缺陷和依赖。最新的消息也显示,苹果、微软等厂商日前还被传出侵犯华盛顿研究基金会的WLAN专利权而遭到起诉。
本次苹果一举拿下了多项专利,并且这些专利都申请于2011年8月份。从时间上来看,防止唯冠的商标诉讼的可能性不大,并且这些专利和商标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显。因此苹果的做法更有可能是逐步扩大自身的专利基础,在为日后狙杀其他厂商提供专利保障,同时防御来自其他厂商的专利诉讼。
另外,除了自身依靠自身的专利积累防御外在诉讼以外,苹果目前也在协同其他厂商在专利方面展开合作。诺基亚和苹果在地图方面一直进行交叉授权,而和微软在设计方面又有交叉授权。另外,苹果也和HTC于不久之前达成了交叉授权协议。而这种双向交叉授权,主要作用就是增强自身抵御专利清洗的实力,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打压其他厂商的势头,进而导致整个专利市场由混战局面向阵营之间的对垒转变。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夏普推出20寸触屏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