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剧照。

  新安热线 自从将华鼎奖、金鹰奖等诸多视帝奖项收入囊中后,去年开始,吴秀波向大银幕进发,先后接拍了《四大名捕》《人山人海》等作品,由他和汤唯主演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将在本月21日上映。近日,吴秀波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回顾了他坎坷的从艺历程,称演戏是对他的犒赏,台球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畅聊新片国外取景英语台词是难题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女导演薛晓路继《海洋天堂》后的又一部作品,主打感情牌。吴秀波介绍,这次他在片中出演的角色叫弗兰克,是一名为了家庭移民到美国西雅图的医生,“但他的工作、婚姻和家庭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后来遇上了汤唯扮演的、来美国生产的女孩文佳佳。这个电影讲述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一段缘分”。


  由于影片的拍摄场景主要集中在温哥华、西雅图和纽约,片中有大段的英语对白。吴秀波曾说,他的英语功底就像他的平衡技能一样,是生命中无法健全的一部分,问及如何克服这一问题,他笑着说:“你刚说完‘英语’这俩字我心就跳了一下。以前在国内演戏特别爱改词儿,这回是完全不敢了!”


  吴秀波透露,汤唯的英语比较好,可是汤唯一直顾不上教他,“汤唯的角色要求她英语发音不标准,这就像一个普通话很好的人你让她说方言一样。我俩相当于来了个大挪移。”他还爆料,在片场汤唯最开心的事儿就是看他演英语戏,“她很得意地在旁边品头论足一番,还开玩笑跟导演说能不能把其他几场也改成英语戏”。


  □解读自己


  尝试演戏是为了自我交流


  吴秀波坦言,他从小就不是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小时候逢年过节他见到亲戚都怕,不知道说什么。而正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却促使他后来走上了演艺之路,这在外人看来或多或少有些不可思议。


  吴秀波透露,他年轻时选择演戏是一种逃避的结果,“每个孩子或多或少对文艺都有些偏好,当你不热衷于学习的时候,这种偏好又会变成一种发泄的渠道,甚至逃避的方式。我小时候也没想过要做哪一行,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才去考各种文艺团体,没想到我很幸运地考上了。”吴秀波说他什么都干过,唱过歌厅、倒过服装、开过餐厅,结果什么都没干好,最艰难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吴秀波把今天拥有的成功归结为幸运:“我宁愿把有人还愿意看我的戏说成是一个‘笨蛋的奇迹’,也不愿意说是一个能人的选择。这是实话。”


  在演艺圈里,接近40岁才成名的男星总被人说成是大器晚成,吴秀波也是其中之一,他却说,在30岁时就已经做好了可能穷困一生、一事无成的准备。演戏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为了和自己交流:“这一生我不会恐惧与其交流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自己。我面对家人,也会时不时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你是不是要听我说话?’‘我说的话有用吗?’‘交流为了什么?难道非得要有目的吗?’”尽管演戏带给了吴秀波诸多荣誉,但他从不认为因此拥有了什么本领,“我只是恰巧在别人的需求当中扮演角色而已”。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