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热线 “刚做完纪念萨瓦利什和阿兰的节目,一觉睡醒却看到范·克莱本又去世了”。微博上,一位媒体人如此表达着自己的震惊。2月27日,美国著名钢琴家范·克莱本因骨癌在美国沃恩堡的家中去世,享年78岁,这也是古典音乐界一周之内失去的第三位巨匠。昨天中午,钢琴家郎朗的官方微博也发出怀念之声,“钢琴大师范·克莱本和指挥大师萨瓦利什相继辞世,沉痛悼念两位大师!我还清晰地记得萨瓦利什大师在费城交响乐团100周年的时候邀请我在人民大会堂合作演出。永远怀念两位大师!”,另一位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的钢琴家王羽佳则在微博上用英文播报了克莱本离世的消息。不过,对于爱乐人而言,这些音乐巨匠仍然活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美国人的民族英雄
对大多数中国乐迷而言,克莱本最迷人的演奏,是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为美国音乐家,克莱本却与俄苏作品有着不解之缘,在他去世的消息传来之际,多位乐评人在微博上表示要重温一遍克莱本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事实上,正是因为与俄苏音乐的关系,克莱本一度成为美国的民族英雄。1958年,24岁的克莱本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得头名。冷战期间,一个美国人在苏联取得这样的成就,让克莱本回到纽约的时候,得到英雄般的礼遇,并得到总统接见。
那段时期也是克莱本演奏的黄金时期,他有着超高的技巧和表现力,擅长浪漫派的作品。但是到了60年代后,克莱本的演奏生涯开始由高转低。“事实上,克莱本的职业生涯维持得并不太好,这一点非常让人遗憾。”正在墨尔本排练的钢琴家孙颖迪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孙颖迪说,克莱本在鼎盛时期无论从技巧还是音乐性上,都达到极高的造诣。“他在如何展现钢琴这门乐器的歌唱性上,黄金时期的演奏确实令人击节赞叹。”
创办克莱本大赛影响深远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家邹翔和孙颖迪的看法一致,他也认为中年之后克莱本开始走下坡路,他的影响力转而在钢琴比赛继续发挥。邹翔曾经在茱莉亚音乐学院读书,是克莱本的校友,他说克莱本的钢琴演奏风格延续了俄罗斯学派的传统,他在茱莉亚音乐学院读书时的老师是列文夫妇,演奏的曲目也以俄国作曲家作品为主。“我非常喜欢他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他的演奏深沉大气,同时细腻动人。听他的音乐会会有种激动人心的力量,这一点和刘诗昆有相通之处。”
邹翔提到的钢琴比赛,正是1962年克莱本在沃恩堡创立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琴比赛,如今这个音乐比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钢琴比赛之一。孙颖迪认为,这一钢琴比赛的创立,是克莱本在钢琴演奏历史上的主要贡献,“这是全世界级别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钢琴大赛之一,在北美及全球都有着不同一般的影响力。”2009年,不到20岁的中国钢琴家张昊辰在范·克莱本钢琴大赛折桂,成为又一名登上世界钢琴舞台的中国新星。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