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2月18日上午,本报记者应邀来到山西平遥,在古城墙边新建的剧场内,观摩了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的首场公演。引人关注的是,此剧是10年来“隐藏在张艺谋身后的女强人”、著名“印象系列”导演王潮歌首度独自挑大梁完成,此剧命名为“又见平遥”,而不是“印象”二字,令人对该剧的戏里戏外充满想象。
首演结束后,总导演王潮歌——— 这位祖籍山东的女强人接受了本报专访,并为今年将在济南举办的泉水节出谋划策。
?够新鲜
观众边走边看街上发生的事
平遥古城具有28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冯小刚的影片《一九四二》即在平遥取景。
一般意义上的剧场,观众席与舞台面对面。而《又见平遥》剧场却颠覆了这个空间。走进平遥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古街,观众就在古街上观看街两边发生的故事。
观众可从A、B两个不同的入口进入剧场,90分钟的演出,其中60分钟需要观众移步换景,在不同的主题空间欣赏演出,并不时与演员互动,如帮助演员捡起不慎打翻的道具,或者回答“今年是哪一年”的提问。只有在最后的30分钟里,才回到传统的集体表演。
对此,王潮歌说:“这不仅仅是一次舞台演出的革命,更是艺术家的一次历险。”
记者注意到,为了保证平遥古城完整的美感,不抢古城的“风头”,《又见平遥》剧场地基下沉6米。采取“下沉式”建筑设计的原因,是为了从视觉上低于古城墙,以表达对这座千年古城的敬意。
?够刺激
“情境体验”中完成穿越
《又见平遥》以全新的“情境体验”形式向观众讲述一个清代晋商的传奇故事。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死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可贵而有特征的是,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如“送别”、“选妻”。同时,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在文学上更有深蕴,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如:不正面地表现镖师的死亡,而用城墙上的鬼魂来表现镖师的精神和灵魂。这些片段不仅冲击了观众的情感,让观众记住了那些人物,更体现了创作者的哲思。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整场演出中,祖先的魂魄始终游荡在剧场里:他忽而跟观众交谈,又忽而消失在院落的深处。观众步入其中,宛如在上下百年的历史隧道中穿越往来,有时是当年平遥城的乡人,有时又是今天的观众。
对此,王潮歌说:“其实我们就是想做一个穿越剧,让观众看看过去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平遥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够勇敢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