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12月20日,宿松县陈汉乡,阴转小雨。
半夜里雪就停了,但整个上午天空都是阴沉沉的,中午还下起了雨。吃过午饭,我们出发去拜访山民陈正庭,探寻这位63岁老人的致富秘诀,聆听他的内心愿望。
路修好了,闭着眼睛都能下山
大片的田地里满是葡萄架一样的设施,上面缠满了藤蔓,不过都已枯萎。指路的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致富的法宝——吊瓜。
陈正庭的家在陈汉乡大明村,离广福村的总路程只有13公里,但我们却足足走了1个小时。
蜿蜒的山路让我们胆战心惊,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体,小于90度的急转弯比比皆是。驾驶员说,这叫做胳膊肘子弯。
祖辈都住在山腰上的郑秀叔老人说:“以前山路很难走,难得出山一次,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闭着眼睛都能下山。”
听到这句话时,我们觉得有些无地自容。而同时,从老人的话里遥想多年前的山路,多年前山区群众的生活,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通往陈正庭家的道路两边,大片的田地里满是葡萄架一样的设施,上面缠满了藤蔓,不过都已经枯萎。指路的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致富的法宝——吊瓜。
到达陈正庭家时,他正和老伴一起收拾吊瓜子。就是这些瓜子,每年可以为他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
医院学校,都是新房,很结实
正在施工的房子就是村里的小学,估计春节后就可以使用了。与卫生室一样都是框架结构,很棒。
陈正庭家的富裕程度在本村属于中等。全家6口人,儿子、媳妇在县城的制衣厂做缝纫,每人每月3000多元工资。孙子读小学6年级,孙女读高一。
2008年,他家花费约20万元盖了新房子,二层小楼,很漂亮。当时借了一些钱,现在都已还清。
正对着陈正庭家的大门,50米外就是大明卫生室,卫生室旁有2间正在施工的房子,与卫生室一样都是框架结构,很棒。
老人告诉我们,正在施工的房子就是村里的小学,估计春节后就可以使用了。
这个学校开设一、二、三年级,是全村孩子读书的地方,只有一位老师,学生共6人。如果孩子需要上高年级,可以到几公里外的朱湾小学,那个学校共有100多个学生。
陈正庭的孙子就在朱湾小学上学,虽然只有几公里,但因为只能靠步行,来回还是不太方便。所以,陈正庭的老伴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陪读,800元一个月。
好在学校有食堂,孩子的午饭不用操心。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精神病男子发病摔倒路上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