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教师鲍康胜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这次获奖的项目——《年龄和文化在音乐认识中的重要影响》,这本厚度超过2厘米的实证材料中,长达50多页的手写日记和413份调查问卷报告,可是“师徒”两人费尽心思的最宝贵成果,“每个阶段的论证情况她都会记录下来,之后还会拿出来反复揣摩修改。”

 

  两人先后在合肥市红旗厂幼儿园、合肥市华府骏苑小学、合肥五十中、合肥六中,合肥老年大学、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国际部等十多所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开展音乐测试;为了比较城乡孩子音乐感知的差异,他们还远赴外地,前往金寨县迈瑞希望小学,手把手教农村孩子做测试题。

 

  个性 放弃保送,想通过高考证明自己

 

  “前段时间,也想过参加北大、清华等一些学校的保送生测试,但后来还是觉得正正规规地走高考这条路,也许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虽然是满脑子的创新思想,但对于上大学这件事,唐肖潇可相当较真,“保送生总被误认为是只有一技之长,我想展现更全面的自己。”

 

  担任唐肖潇三年班主任的鹿钰锋介绍说,上高二以来,她每次的考试成绩都能稳定在班级前二三名,很少掉队,“不仅做事有条理,这个小丫头学习也很稳当,而且比较注重效率。”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